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焊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焊芯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焊條中被藥皮包覆的金屬芯稱為焊芯。

基本內容

中文名:焊芯

作用:傳導焊接電流

定義:具有一定長度及直徑的鋼絲

主要合金元素:碳(C)碳是鋼

焊芯

焊條中被藥皮包覆的金屬芯稱為焊芯。焊芯一般是一根具有一定長度及直徑的鋼絲。

作用

一是傳導焊接電流,產生電弧把電能轉換成熱能,二是焊芯本身熔化作為填充金屬與液體母材金屬熔合形成焊縫

合金元素對焊接的影響

1)碳(C)碳是鋼中的主要合金元素,當含碳量增加時,鋼的強度、硬度明顯提高,而塑性降低。在焊接過程中,碳起到一定的脫氧作用,在電弧高溫作用下與氧發生化合作用,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氣體,將電弧區和熔池周圍空氣排除,防止空氣中的氧、氮有害氣體對熔池產生的不良影響,減少焊縫金屬中氧和氮的含量。若含碳量過高,還原作用劇烈,會引起較大的飛濺和氣孔。考慮到碳對鋼的淬硬性及其對裂紋敏感性增加的影響,低碳鋼焊芯的含碳量一般簇0. 1%。

2)錳(Mn)錳在鋼中是一種較好的合金劑,隨着錳含量的增加,其強度和韌性會有所提高。在焊接過程中,錳也是一種較好的脫氧劑,能減少焊縫中氧的含量。錳與硫化合形成硫化錳浮於熔渣中,從而減少焊縫熱裂紋傾向。因此一般碳素結構鋼焊芯的含錳量為0. 30%~0. 55%,焊接某些特殊用途的鋼絲,其含錳量高達1 .70%一2. 10%。

3)硅(Si )硅也是一種較好的合金劑,在鋼中加入適量的硅能提高鋼的屈服強度、彈性及抗酸性能;若含量過高,則降低塑性和韌性。在焊接過程中,硅也具有較好的脫氧能力,與氧形成二氧化硅,但它會提高渣的粘度,易促進非金屬夾雜物生成。

4)鉻(Cr)鉻能夠提高鋼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蝕性。對於低碳鋼來說,鉻便是一種偶然的雜質。鉻的主要冶金特徵是易於急劇氧化,形成難熔的氧化物三氧化二鉻(Cr203),從而增加了焊縫金屬夾雜物的可能性。三氧化二鉻過渡到熔渣後,能使熔渣粘度提高,流動性降低。

5)鎳(NO鎳對鋼的韌性有比較顯着的效果,一般低溫衝擊值要求較高時,適當摻入一些鎳。

6)硫(S)硫是一種有害雜質,隨着硫含量的增加,將增大焊縫的熱裂紋傾向,因此焊芯中硫的含量不得大於0. 04%。在焊接重要結構時,硫含量不得大於0. 03%。

7)磷(P)磷是一種有害雜質,磷的主要危害是使焊縫產生冷脆現象,隨着磷含量的增加,將造成焊縫金屬的韌性、特別是低溫衝擊韌性下降,因此焊芯中磷含量不得大於0. 04%。在焊接重要結構時,磷含量不得大於。.03%。

分類

焊芯是根據國家標準「焊接用鋼絲」(GB 1300-77)的規定分類的,用於焊接的專用鋼絲可分為碳素結構鋼、合金結構鋼、不鏽鋼三類。

焊芯的直徑和長度有何具體規定

焊條的直徑即指焊芯的直徑,不包括藥皮的厚度。結構鋼用焊條的焊芯直徑有1.6、2,0、2.5、3.2、4.0、5.0、6.0、8.0mm等幾種。

不鏽鋼用焊條的焊芯直徑有1.6、2.0、2.5、3,2、4.0、5.0、6.0mm等幾種。

1)焊芯直徑越粗,焊芯長度越長。這是因為電流通過焊芯產生的電阻熱與焊芯直徑成反比,即焊芯直徑越粗,電阻熱越小,因此可以適當增加焊芯的長度,因為焊芯的長度主要受電阻熱的約束。

2)同一直徑的焊芯,不鏽鋼焊芯長度比結構鋼焊芯來得短,這是因為不鏽鋼的電阻率約為結構銦的5倍,如通過相同的電流,則不鏽鋼焊芯上產生的電阻熱比結構鋼焊芯大得多,所以只能限制不鏽鋼焊芯的長度。

限制焊芯的直徑和長度的原因

增加焊芯的直徑和長度,可以延長電弧燃燒的時間,增加熔敷金屬量,因此可以提髙焊接生產率。但實用中不能過多地擴大焊芯直徑和增加焊芯長度,這是因為:

擴大焊芯直徑,就要使用大電流焊接,這將使焊鉗極容易過熱,影響焊工操作。

增加焊芯長度,將使電流通過焊芯的時間增長,產生的電阻熱也就增多,嚴重時焊芯末端(此處通電時間最長)將因過大的電阻熱使溫度迅速升高,使焊芯外層的藥皮在未進入焊接區前就可能變質失效。

此外,過長的g條也會給焊工在操作時帶來很多不便。

焊芯的主要成分及其牌號表示

焊條中被藥皮包覆的金屬芯稱為焊芯。焊接鋼用的焊芯材料有破素結構鋼、合金結構鋼和不鏽鋼三類*其中主要的常存元縈和雜質是C、Mn、Si、S和P;對於不鏽鋼還有Cr、Ni、Ti、Nb等。

焊芯的牌號用「焊」表示,代號為「H」,後面的數字表示含碳量,其它合金元素的表示方法與鋼號大致相同。質量不同的焊芯在最後標以一定符號以示區別:久表示高級優質鋼,其S、P的質量分數不超過0.03%;E表示特級優質鋼,其S、P的質量分數不超過0.025%。

常用碳鋼焊條和低合金鋼焊條的焊芯牌號及化學成分,目前最常用的焊芯代號是H08A。[1]

參考文獻

  1. 焊芯的化學成分特點業百科網,2020-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