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燒羅漢麵筋山東濟寧地區的傳統風味名菜。此菜做法精細,麵筋四周,擺放18 個口蘑,恰似十八羅漢靜坐,故而得名[1]


目錄

歷史文化

1915年,軍閥靳雲鵬(濟寧鄒縣人)宴請曹錕,內廚馬欽義運用濟寧傳統做法,獻上家鄉風味菜—燒羅漢麵筋。菜一登席,雅趣倍增,深得曹錕及其隨行人員的讚賞:「濟寧食俗不凡,色香俱佳」。此菜亦因之身價倍增,譽聲貫耳[2]


營養價值

麵筋:屬於高蛋白、低脂肪、低糖、低熱量食物。味甘性涼,有和中、解熱、益氣、止煩渴等功效;適宜體虛勞倦、內熱煩渴時食用。
香菇(干):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多糖、多種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的營養特點;香菇中有一種一般蔬菜缺乏的麥淄醇,它可轉化為維生素d,促進體內鈣的吸收,並可增強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
玉蘭片: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粗纖維、碳水化合物以及鈣、磷、鐵、糖等多種營養物質。從傳統中醫的角度看,玉蘭片味甘、性平,還可定喘消痰。
口蘑:富含微量元素硒的口蘑是良好的補硒食品,它能夠防止過氧化物損害機體,降低因缺引起的血壓升高和血黏度增加,調節甲狀腺的工作,提高免疫力;含有多種抗病毒成分,對輔助治療由病毒引起的疾病有很好效果。
澱粉(蠶豆):蠶豆中含有豐富的鈣、鋅、錳、磷脂等,是大腦和神經組織的重要組成成分,並含有豐富的膽鹼,有增加記憶力和健腦作用。


做法

食材:熟麵筋200克、 水發冬菇片20克、水發玉蘭片20克、口蘑50克,花生油150克、精鹽5克、蔥10克、姜15克、醬油10克、紹酒15克、豬油200克
1 麵筋去邊,每隔1 厘米劃一刀口,深約為麵筋的1/5,再切成20 片長12 厘米、寬3.3 厘米、厚1 厘米的片。
2 水發香菇、玉蘭切片,蔥姜拍扁。
3 炒鍋內加花生油,燒至六成熱時,下入麵筋炸成杏黃色,撈出控油。
4 炒鍋內加開水,倒入炸好的麵筋,煮至發軟時,撈在溫水盆內,洗去油漬,擠淨水分。
5 炒鍋內加豬油,中火燒至六成熱,加入蔥姜,炸成黃色,加醬油、黃酒5克,燒制。
6 燒沸後撈出蔥姜不要,再下入麵筋、黃酒5克,蓋蓋用小火煨燒15 分鐘。
7 待湯約剩一半時,將麵筋翻個,加蓋再煨燒5 分鐘後,下入香菇、玉蘭片、口蘑、精鹽燒制。 8 鍋開後端離火口,將玉蘭片擺在碗底,麵筋刀口朝下逐片擺在碗內,口蘑擺在周圍,上籠用大火蒸10分鐘,取出扣在大湯盤內。
9 將湯潷在鍋內,開後加濕澱粉勾薄芡,淋上花椒油,澆在麵筋上即成 [3]

參考文獻

  1. 濟寧傳統風味名菜——燒羅漢麵筋,快資訊,2019-11-02 18:02
  2. 燒羅漢麵筋,好廚網
  3. 燒羅漢麵筋,香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