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煙柳清明祭恩師(魏龍元)

煙柳清明祭恩師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煙柳清明祭恩師》中國當代作家魏龍元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煙柳清明祭恩師

又逢煙柳清明,我們終於相約成行,去祭掃初中恩師周伯良,了卻一樁已久的心愿。

一路上,天氣晴好,公路邊,嫩綠的樟樹,黃燦燦的油茶花,一波從身後逝去,又一波在眼前回放,周而復始,仿佛30多年前恩師的慈眸容顏,就在眼前。

周伯良是我們初中三年的語文老師兼班主任。清楚的記得,第一次上課,慈祥和藹、精神抖擻的周老師,走上講台後沒有照本宣科,而是在黑板上寫下 「周伯良」三個字後,轉身與我們談人生談理想,談皮鞋談草鞋。

他說,我們家村孩子唯有發奮讀書,才能改變命運,才能脫掉草鞋換上皮鞋。時值年少的我們不懂什麼人生、理想,但皮鞋草鞋的比喻,卻引起了我們的共鳴。記憶中,那些下村穿皮鞋的幹部,是大人們羨慕的對象。穿皮鞋也成了我們兒時的夢想。

從此,周伯良三個字,刻入我的記憶之中。當然,融入我生命之中的,是他的才學、他的為人、他的愛心。

周老師是一位儒生型教師,知識淵博。領讀古詩詞,他搖動晃腦,抑揚頓挫,古韻十足,讓你不自覺的融入古人的心境;講解現代文,他引經據典,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讓你身臨其境體會作者的悲喜哀愁;給我們批改作文,他字字推敲,句句斟酌,從不厭煩,讓你在潛移默化中提升。

上他的課,是一種享受,是一種樂趣。

在他的諄諄教誨下,我們喜歡上了語文,初中三年,我們班語文成績一直排全校第一名。我高中選讀文科,也是受他的影響,甚至現在的文學功底也是他給打下的基礎。

周老師視生如子,對每個學生一視同仁。引導加鼓勵,是他的不二法門。

艷天姿聰慧,成績優秀,在班上一直穩居前三名。林吊兒郎當,每次都是班裡倒數。後兩人談起了戀愛,艷的成績一落千仗。周老師知道後,沒亮「羞」,沒訓斥,談心時明確支持談戀愛,勸慰兩人為此為動力互相促進提升成績,以開花結果。後在周老師良苦用心下雙雙考上中專,參加工作後,水到渠成結為連理。

在生活上,周老師似一位慈祥的父親,沒有貧富之嫌,他的愛,從不厚此薄彼。

我們那時,大多數農村同學都走通學,條件稍好的,中餐可以帶米到學校食堂蒸飯吃,一般的都是自帶紅薯、玉米當中餐。

豐子也走通學,他四歲時父母雙亡,由爺爺奶奶帶大,家裡常揭不開鍋,中午總餓肚子。周老師知曉後,將他拉到家裡免費供飯。從此,豐子就成了周老師家的常客。後來每個星期,周老師都會分批次從班上挑選經常將紅薯、玉米當中餐的同學,到他家中改善伙食。

周老師條件也一般,兩個小孩讀書,師母沒工作,全家人生活僅靠他一人工資支撐,為同學們改善伙食,他也是從牙縫里省出來的。這一切,大家記在心裡。

但不僅僅是這些。記憶最深的,是汪孝水同學的不幸去世,讓我們體會到了周老師那父親般的愛,是如此深厚。

車在疾駛,時光仿佛在倒流。

初二下學期,正在上課的汪孝水同學突發疾病,周老師自費將他送至醫院治療無效後死亡。後得知,他暑假放牛時曾被野狗咬傷。當時,周老師不顧醫生「不能靠近免得被抓傷感染」的勸告,將狂躁的汪孝水抱在懷裡,當看到躺在懷裡的學生安靜的睡去時,周老師號陶大哭,那悲慟,連醫生都感動得淚流滿襟。見到悲痛欲絕的汪父汪母時,儘管得知死因的汪父汪母沒怨他,他仍含淚遣責自己。

回憶那時那景,同學們都沉默了,我眼裡已滿是淚水。

車至恩師墓地山腳下後,我們提着鮮花、紙錢,踏着荊棘雜草,直奔半山腰上的墓地。

初中畢來後,我們各奔東西。離校前幾年,我們或信函或拜訪,與恩師保持着聯繫。後來恩師退休住至農村老家,我們雖曾幾次相約去探望,卻因各種原因沒成行,甚至幾年前恩師病逝,因信息不暢,也沒同學去送行,留下遺憾至今。

墓前,同學們鞠躬祭拜,點香燒紙,我們以此方式向恩師表達思念之情。

一陣微風吹來,燃燒紙錢,在低空中盤旋飛舞,縷縷輕煙,在墓地周邊飄蕩回還。裊裊輕煙中,我們仿佛又回到了30年前恩師的課堂,聆聽着他那諄諄的教誨,端祥着他那儒雅的容顏。

祭掃完下山,回望墓地,山是那樣的靜,草是那樣的青,天是那樣的藍。

[1]

作者簡介

魏龍元,男,東安縣公安局宣傳幹事,縣作協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