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澳洲瓢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原產澳洲,已有50多個國家引進澳洲瓢蟲防治吹綿蚧。中國從1955年引種開展研究利用,有效地控制了吹綿蚧的發生,已知分布於南方各柑橘產區。

形態特徵

雌蟲體長約4毫米,寬約2.5毫米。體朱紅色,被黃絨毛,黑色和紅色相間。頭部黑色,複眼黑褐色,觸角黃色。前胸背板中央有兩個圓形黑點,後緣為一黑色寬帶。鞘翅肩角處有一腎形黑斑,翅中央和接近前緣中部,各有一黑斑相連,兩翅相併,構成方形黑斑,後翅灰黑色。腹部紅色。卵呈鮮紅色;幼蟲體深紅色,頭部黑褐色;蛹呈橢圓形,黑褐色,全身密被黃色絨毛。

生活習性

喜蔭蔽環境,有假死習性,初孵時,常集中取食吹綿蚧雌成蟲,以後逐漸分散,原產於澳大利亞,是農業益蟲。

種群分布

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地區。在中國分布於南方各柑橘產區。

背景技術:

吹綿蚧,俗稱綿團蚧、白蚰、白蜱,屬於碩蚧科吹綿蚧屬,常寄生於金桔、檸檬、月季、海棠、山茶等花卉上,也是危害金合歡、柳樹、橘樹的主要害蟲。吹綿蚧常聚集在被害植株的葉芽、新捎上,利用其口足吸器吸食植物汁液,嚴重時可以造成葉色發黃以致整株壞死;除此之外,吹綿蚧會排泄「蜜露」覆蓋在植株表面,直接影響了植物的光合作用,致其枯萎,並且還會誘發煤污病。關於吹綿蚧的防治技術,目前多採用農藥捕殺,隨之帶來了環境污染問題。

澳洲瓢蟲,屬於鞘翅目瓢蟲科,是吹綿蚧的天敵。對澳洲瓢蟲進行大規模繁育,即獲得了大量吹綿蚧的天敵昆蟲,再利用其捕殺吹綿蚧,可以有效減少農藥使用,更加經濟環保。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吹綿蚧飼養澳洲瓢蟲的方法,其是用人工複合飼料為澳洲瓢蟲交配產卵補充能量,再利用吹綿蚧作為澳洲瓢蟲幼蟲的活體飼料。其中,所述的澳洲瓢蟲種蟲可以在野外採集,在柑橘種植地發生柑橘介殼蟲危害的植株上獲取;所述的吹綿蚧采自被吹綿蚧侵害的枸椽科植物,並且在採集之後,利用採摘的枸椽科植物葉片及多肉類植物葉片飼餵致其大量繁衍。所述的人工複合飼料,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進行配置:蔗糖30%、酵母粉5%、魚粉10%、飼料級複合維生素0.2%、水54.8%,原料易得廉價且營養豐富。採用上述方法飼養澳洲瓢蟲,獲得了高成活率,再利用獲得的大量澳洲瓢蟲捕殺吹綿蚧,可以有效減少農藥使用,更加經濟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