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漳衛南運河船工號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漳衛南運河船工號子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稱;漳衛南運河船工號子

分類;傳統民歌

地區;漳衛南運河

類型;歌曲

漳衛南運河船工號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民歌。京杭大運河作為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對於中國的經濟文化發展起到過巨大的歷史作用,其中的漳衛南運河段自清河縣進入故城,縱貫全境,蜿蜒91.5公里。自乃至建國之初,故城縣的鄭口鎮故城鎮(舊故城縣城)、建國鎮一直是商品集散碼頭。運河中舳艫相繼帆檣如林,受此影響,為船隊服務的季節性的篙工、縴夫及搬運工均來自沿河各村莊。[1]

簡介

為了便於協作,提高勞動效率,增加生活情趣,在集體勞動中逐漸形成了運河船夫號子。它的音樂節奏與勞動的節奏相應相和,具有鮮明的律動性。經過上千年的演變,南運河船工號子即是勞動號子,又具有其獨立的藝術形態,脫離了原始號子簡陋的外形。

內容

作為一種傳統民間音樂,漳衛南運河船工號子種類繁多,可以分成船號和纖號兩大類。船號包括起錨號、搖櫓號、撐篙號,立桅號、升篷號、落篷號、絞關號等,纖號包括拉縴號閒號等,現已整理出起錨號、搖櫓號、撐篙號、拉縴號等幾種。穿雲裂霧的運河號子是運河兩岸船工在風浪中的拼搏及聲聲吶喊,它很大程度上再現了當時運河船工的生活,是活着的歷史。

如今遺存下來的運河船工號子在音樂方面高亢、有力而富於多變化,而歌詞多是即興創作,隨意性很大,可以演唱沿途風光歷史人物,也可以演唱名勝古蹟等,內容因"號頭"的職業素養而異,不固定,具有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是勞動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結晶。

現狀

漳衛南運河船工號子的唯一傳承人王振江已是八十六歲高齡,無兒無女,身體多病、記憶力減退,並且所傳運河號子虛詞多,變化繁複,不易學習和掌握,亟待搶救。

相關視頻

非物質文化遺產:船工號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