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農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
湖南省農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於2014年10月成立,隸屬於湖南省農業科學院,是一個以植保生物技術和作物遺傳育種生物技術為主要研究領域的科研公益一類事業單位[1]。設有辦公室、科研管理科、財務科3個職能部門,組建了雜草學、農藥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分子生物學4個研究室。擁有「雜草生物學及安全防控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湖南省農業科學院農作物雜交種子質量檢測中心」2個科研平台,「農田雜草安全高效防控農業部科研傑出人才及其創新團隊」(省部級)、「農藥生物化學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創新團隊」(院級)、「農業微生物資源利用」(所級)、「土傳病害生物與創新」(所級)4個創新團隊。
機構簡介
全所現有職工34人,其中科研人員30人,高級職稱人員12人,博士16人、在讀博士6人、碩士9人。有「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2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國家「萬人計劃」1人,海外特聘專家「湖南省百人計劃」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博士生導師[2]2人、碩士生導師5人。
科研項目
近5年來,所科研人員在農田雜草安全高效防控、農藥毒理學和害蟲抗藥性、土傳病害生物學、水稻和玉米分子育種及功能基因挖掘利用、農業微生物資源應用等方面主持了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行業專項、省重點研發計劃等) 100餘項,發表論文80餘篇,其中SCI論文30篇,發布行業標準5項,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12項。在農田雜草安全高效防控取得了重大進展,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和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
研究方向
全所共有總值800多萬元的儀器設備,10萬元以上大型儀器設備10台/件,辦公場所面積2437平米,科研試驗用地30餘畝。擁有目前國內雜草學科領域唯一的省部級重點實驗室「雜草生物學及安全防控湖南省重點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農田惡性雜草對化學除草劑產生抗性的分子機制研究、除草劑藥害控制、植物源除草劑安全劑研究、主要作物田惡性雜草危害機制及關鍵防控技術的研究與示範等。另外,「湖南省農業科學院農作物雜交種子質量檢測中心」團隊利用「微衛星分子標記(SSR)快速鑑定雜交水稻種子純度技術」經過多年的研究、完善,檢測技術成熟、先進,已為500多家種子企業提供技術服務,為種子企業避免巨大的經濟損失,產生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 ↑ 什麼是事業單位?事業單位主要包括哪些單位?,搜狐,2020-06-26
- ↑ 博士生導師有了明確選聘標準,搜狐,20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