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清華大學長水學習與人類發展研究院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清華大學長水學習與人類發展研究院清華大學-長水學習與人類發展研究院,研究院以「服務人類發展需求、面向國家戰略,促進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的協同發展,搭建學習與人類發展領域的跨學科研究平台」為己任,力爭發展成為國際性、引領性的學習與人類發展領域的最有活力的研究機構,成為關注學習和教育問題的重要學術夥伴和政策顧問。研究院依託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由雲南長水教育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捐資興建。

目錄

相關資訊

長水教育:科學打破「教育圍牆」,讓教育更有「智慧」

當前,以5G、人工智能[1]、虛擬現實、區塊鏈為代表的前沿技術,在教育領域已得到廣泛應用,並讓教育有了更多的發展可能。針對教育信息化,教育部、各省市層面高度重視,陸續印發《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0-2020)》《教育信息化2.0指導計劃》等多個文件。打造智能的教育教學環境,推動教育信息化升級發展,早已成為長水教育深入建設全國一流教育集團的重要一環。

從2018年開始,長水教育集團就把「建設全國有重要影響力的智慧數字教育平台」「深入推動三師課堂,助力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未來教育學校滿足多樣性、均衡化教育需求」作為集團發展的戰略任務,積極探索教育教學手段革新,構建「互聯網+」條件下的人才培養新模式和基於信息技術的新型教學模式,形成集團化辦學的新動力源。

三師同步,科學助力教育優質公平

2018年,教育部發布《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指出,要通過信息化實現「互聯網+[2]」條件下的區域教育資源均衡配置機制,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緩解教育數字鴻溝問題,實現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三師同步課堂直播間

△教育資源平台

長水教育「三師同步課堂」教學模式,採用「名師直播+教師個性化輔導+德育導師成長指導」的三師協同教學,運用信息化手段重新配置學習空間、時間及學習資源,利用「一朵雲、一張網、一塊屏」搭建同步課堂,將主教室的名師授課活動實時直播到其他區域教室,實現了教育優質資源的共享及整體教育質量的提升。

四個維度,讓「因材施教」更有「技術」

千百年來,「因材施教」一直都是一種理想化的教育方式,它提倡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

近年來,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讓人們意識到大規模的「因材施教」有可能走入現實。因材施教的首要條件,是得先深刻了解「材」。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應用,能夠幫助教師更加科學地了解學生的學習行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