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消費模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消費模式
原圖鏈接

消費模式(Consumption pattern)是指同消費資料相結合的方法和形式稱為消費模式,是消費的表現形式。

  • 消費模式分為消費的自然模式和社會模式兩種,前者指同消費資料間自然、技術性的結合模式,由消費物件消費手段本身的自然屬性所決定。
    • 如食品用於吃,房屋用來住,衣服用來穿等。由於消費工具、設施的不同,會顯出不同的消費模式。
    • 消費的社會模式是指消費的社會組織形式。
    • 是個體消費還是群體消費,是自給性消費還是商品性消費,是經濟合理性消費還是浪費性消費等都屬於消費的社會模式,體現特定的社會消費關係性質。
  • 消費有時俗稱花錢、買東西等,是人類社會特有,指人類通過貨幣購買有形或無形商品或服務,並從中得到個人慾望滿足。
    • 人類消費模式活動或許是心血來潮的行為(例如人們路過餐廳,挑起食慾),也可能對某些消費習以為常(例如一些家庭每天都買報紙),然而消費或者購買牽涉到非常複雜的決策過程,消費者根據他的收入、個人喜好、社會習俗、甚至身邊朋友、家人購買行為對消費者本人產生影響。
    • 有些消費本身也是帶有「不可避免」性質的,例如購買食物解決溫飽問題;有些消費則具可選性,例如購買金銀首飾和私人汽車。
    • 如果被購買的是昂貴貨品,還會驅使消費者做出貨品和替代品之間的比較,才會出現消費的行為。
  • 消費模式融合了心理學、社會學、社會人類學,市場學和經濟學的元素,試圖了解買方的決策過程,包括個人及團體:例如情緒如何影響購買行為。

網購改變了消費模式

  • 雙11這一天對廣大網民的意義,就是一年一度的淘寶減價購物節,一天破千億的營業額足證人們多麼熱衷於網購。
    • 網購成了消費行為的新趨勢,但它的影響不僅僅止於商家和消費者,而是整個社會多個範疇的發展都漸漸被改變,包括我們的下一代。
  • 統計處數據顯示,本港十五歲以上、曾在過去一年作網上購物的人,在2018年有三成多(35.8%),約有220萬人,比2016年的170萬人(27.8%)增加八個百分點。
  • 新傳媒集團調查報告:大部分受訪者認為網購不受地域、時間限制,更容易格價。
    • 有九成九的人(99.03%)表示滿意在網上平台購物,當中有八成三人(83.93%)認為網購沒有「看完不買」的壓力,所以認為網購有效提升快樂指數,令許多人(79.24%)感到滿足。
  • 營HKTVMALL的香港電視主席王維基:整個消費者行為正在改變,三年內無人會落街買東西了!難道你喜歡拿着一包八公斤的米返屋嗎?可樂要見到實物才敢買?洗衣液要摸過才肯買?不會啊!
  • 中文大學商學院客席教授冼日明:香港人愈來愈習慣通過「淘寶」等平台在內地購物,因為近年香港的網上交易系統不斷進步,加上在內地網站購物較便宜,因而吸引到更多港人光顧。
  • 十一月十一日本是個平凡的日子,但多年前被「淘寶」打造成網購特價貨品的節日後,成為大眾關注的大日子。
    • 去年的雙十一才開始兩分零五秒,交易額已衝破一百億元人民幣⋯⋯因此,說「淘寶」是網購的代名詞,一點也不誇張;
  • 看外國的亞馬遜(Amazon)這個網購業的佼佼者,其創辦人貝索斯正是當今全球首富。 *這些企業的成長、壯大,正正就是網購愈來愈流行的發展史。
  • 以前要每逢聖誕、新年等節日,在節日商品化的影響下,才能見識網購的威力,如今網上購物愈見流行,其發展趨勢快速而且增幅大,且看看以下數據:
  • 全球電商商業解決方案提供商Pitney Bowes發布的《2018年全球電商研究報告》,在訪問了全球十二個主要市場的一萬三千名消費者,及英美澳等共六百五十家零售商後,發現全球九成四的消費者都有網購經驗,三成五人至少每周進行一次網購。
    • 特別要注意的是,人們網購的頻密程度增加了,例如在美國,每周至少進行一次綫上購物的人有百分之三十,較前一年的百分之十九大幅增加。
  • 根據Mastercard在去年六月公布的網上購物調查報告顯示,網上購物在亞太區已是大勢所趨。
  • 去年底公布的PayPal香港跨境消費者調查顯示,2020年前,香港網購市場消費總額將達至五百五十四億元,而接近一半的受訪本港網購消費者表示,未來十二個月內將會提高網購消費額。
  • 網上購物是大趨勢愈來愈多商家和消費者的參與,使其發展亦掀動了社會的其他板塊。
  • 營商模式轉變,因為租或購置商鋪作為實體店,以及聘請前綫銷售人員已非必須,做生意的成本減少,更容易進入市場;
  • 新職業隨之興起,例如協助產品推銷的網紅、KOL、YouTuber等;
  • 因為消費行為改變,使既有行業得到了新發展,例如物流業不再只是協助廠商運貨給零售商,而送遞貨品給消費者的業務需求大增。
  • 網購依賴互聯網來運作,所以大眾對網絡服務的要求愈來愈高,包括要有穩定的網絡信號、快捷的傳送速度等等,因此,促使網絡科技的研發,好像5G的出現就使人十分期待;
  • 網上付款是網購的重要一環,由於涉及金錢和個人資料,所以安全的網上支付系統成為近年資訊科技界努力開發的目標,例如本港金管局去年就推出「轉數快」(FPS),全面連接各銀行的實時支付平台,人們可以跨越銀行、時間限制去轉帳付款,方便不少網購小店的運作;
  • 網購流行增加了對物流服務的需求,物流業亦致力研究科技在業務中的應用,例如以人工智能(AI)作存倉管理,或利用無人機去搬運貨品等等。[1]

2020年的五種消費模式

  • 科技快速的發展正在翻轉我們對於生活既有模式的思維,更重要的是如何將這些科技所帶來的機會,運用在商品的行銷,讓顧客購物時不再只是「選取商品、購買商品」如此制式化的行為。
  • 新科技與購物的結合讓血拚變成充滿歡樂、刺激感的事。在即將到來的2020年,可以大幅預期會有哪些新型態的購物形式呢?
  • 1)滿街都是機器人,人情味依然無可替代--在日本機場已可看見機器人坐鎮在服務台,按照各國旅客所需的語言,回答旅客基本問題,例如:「廁所在哪裡?」、「該怎麼到市中心?」等在機場可以預期旅客會詢問的問題。
    • 隨著這項技術的蓬勃,機器人不再只會回答工程師預設好的問題,甚至可以有個「真正的對話」。
    • 可以預期在2020年時,當消費者走進一間店鋪時,湊過來介紹商品的可能是機器人,回答問題、結帳等,在電商平台上,現今已有許多商家開發即時通訊的客服,在未來這些客服也大多會由機器人接手。
    • 人和人之間的溝通,所謂「見面三分情」,人和人交際對話之中傳達的溫度是無法被科技取代的。
  • 2)充滿趣味、會說話的店鋪--到了2020,可以想見的是當一個人經過一間店,手機會跳出商家的優惠方案,並且商家可以藉由過往對於顧客的資料建立,掃瞄出他可能會喜歡的商品,將那些商品推薦、顯示在他的手機螢幕上。
    • 無需再等到客人進到店面,與店員進行一陣溝通,而是當客人經過店的瞬間,利用這些資訊傳輸到顧客的手機畫面上,主動吸引顧客,不僅達到顧客增添購物樂趣的目的,也使商家行銷更有創意,達成雙贏的局面。
    • 不會變得仍是個人隱私,隨著資訊越來越透明,隱私的保護也更顯得重要,能夠清楚抓到其中平衡的商家會是未來消費者心中的大贏家。
  • 3)讓手機告訴你一切的資訊--顧客在瀏覽店鋪商品時,只需拿出手機,彷彿如同私人客服,將所有關於該商品的資訊都顯示在手機中,讓顧客無需開口詢問,怕麻煩的人得以省下時間,怕人際互動的人可以有網購之外的新購物方式。
  • 4)看不見快遞人影的包裹--在電商方面,消費型態也大有改變,至今在快遞服務只講求到快速出貨,然而到了2020年,可能很多的快遞都不再是個「人」,也許是個機器人送貨到顧客指定地點,或是一台無人機帶著顧客的商品。
  • 5)消費者成為產品生命期的核心人物--和以往相比,消費者被擺放在產品生命期的最末端,但在不遠的未來,消費者將會成為其核心。
    • 製造商將會大量採納消費者的意見,讓消費者參與其中,消費者可創造出自己想要的產品,同時購買的開心,未來商家與消費者將會變得更加緊密。[2]

參考來源

  1. 許少媚. 改變消費模式 網購大熱 商機處處. 星島教育. 2019-11-11 [2021-06-24] (中文). 
  2. 預見未來商機!2020年5種消費新模式. 大數聚. 2016-11-27 [2021-06-24]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