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海南省熱帶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重點實驗室

海南省熱帶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重點實驗室」於2010年由科技部批准成立。實驗室從海南省社會經濟發展和學科建設的需要出發,以海南省特色的熱帶作物資源、熱帶微生物等為研究對象,全面、系統地開展熱帶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實驗室着重於新基因的鑑定、功能分析和潛在應用價值的探索,以實現生物技術和生物材料技術的源頭創新。近年來,實驗室已初步建立了具有熱帶特色的生物資源[1]可持續利用研究體系和技術平台。

目錄

簡介

目前實驗室已組建「植物-病原微生物的相互作用研究」、「熱帶作物抗逆分子機理研究」、「逆境植物生物研究」、「轉基因水稻安全評價和水稻分子育種研究」、「植物非生物逆境研究」、「熱帶作物根系生物學研究」、「牧草和木薯重要農藝性狀分子基礎研究」、「木薯-黃單胞菌互作分子基礎研究」、「分子微生物學及生物防治研究」和「熱區菌物資源利用研究」等10個科研團隊,共有專職科研人員32名、科研流動崗人員8名、碩士生63名、博士生40名、博士後1名。

2010年以來,實驗室主要承擔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26項,其中「973」[2]項目1項,轉基因生物重大專項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地區項目18項,農業部公益性行業專項1項,海南省重大科技專項3項。立項總經費達2357.7萬元。實驗室新增儀器設備約2500萬元,實驗室用房約750平方米。

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簡稱「省部共建實驗室」)是相對獨立的科研實體,依託一級法人單位建設。 科技部2003年前後設立了「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計劃和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劃前期研究專項,強調區域優勢、特色同國家戰略結合,培育基礎研究「國家隊」的「預備隊」,以進一步加強地方與國家在基礎研究方面的銜接。

視頻

海南省熱帶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重點實 相關視頻

中國科學院熱帶海洋生物資源與生態重點實驗室
利用可持續生物技術治理塑料污染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