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津 |
津(拼音:jīn)是漢語一級通用規範字(常用字) 。此字初文始見於西周金文,另有學者認為此字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現 ,其本義一般認為是渡口,又指渡河。
找到渡口,有了船,就可以順利渡向彼岸,所以"津"又指門路。又假借指人的體液,引申表示滋潤,作動詞用,再引申指補貼,對人有所資助。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津
拼音; jīn
部首; 氵
五筆; IVFH
倉頡; ELQ
鄭碼; VXBD
字級; 一級(編號1683)
平水韻 上平十一真
注音字母; ㄐㄧㄣ
總筆畫; 3+6
造字法; 會意字或形聲字
結構; 合體字,左右結構
四角號碼; 3510₇
統一碼; 6D25
異體字; ࣸ�、ৗ�、ন�、�、�、প�
文字溯源
周代金文的"津"字作圖1,上部是"淮"字,下部是"舟"。淮河是中國古代四大水系之一,支流甚多,駕船過河的景象比其他水道更為突出,故津字又改為從舟從淮會意。
也有人將"水"和"隹"分開理解,會乘舟渡水如鳥之飛躍意。《說文解字》古文由此發展而來,只不過把"舟"字移到了"淮"左邊。篆文作圖5,《說文解字》解為:"從水,昔(jīn)聲。"《說文》篆文字形從水,表示與水相關;"昔"其實是戰國文字(圖3)"水"下部的"彡"移至"聿"下得到的。還有一支戰國文字省"昔"為"聿",沿襲至今。有學者認為此字當從水,聿(yù)聲。
康殷《文字源流淺說》認為,圖A、B、C的甲骨文均為早期的"津"字,其字形像一個人手持長篙撐船渡河。張亞初則把這些字解釋為"樐(舦)"字(見《古文字分類考釋論稿》,《古文字研究》第17輯)。這些字實際上可分為兩種形態。一是從人、從舟、從丨會意。丨是豎畫,表示撐船的篙或槳;另一類是省去了表示撐船的豎畫,單是從人、從大會意。古時人與大同意,故後世隸定為"樐",是津的異體字。《玉篇·舟部》:"樐,音大。"不明其源,故無釋義。"音大"的原因是以"大"為聲符。《五音集韻·泰韻》:"樐,舟行。"釋義雖近似而並不精確。用解形釋義,雖知道從人與從大同意,但已不知道這是津字的異體。另《說文》把古文從舟從人的"樈"字,列於服字條下作為服字的重文,也是不了解這實是津字的異體,應移至津字條作為重文收錄。
津字的本義為駕船渡河,甲骨刻辭中就有津字本義的用例。《甲骨文合集》16467片:"辛酉卜,方其津東。"《甲骨文合集》11468:"……申卜,方其津於東"。例句都是說某方人在東部駕船渡河。傳世古籍中亦有津字本義的用例。如《國語·楚語上》:"如是而又使以象夢求四方之賢聖,得傅說以來,升以為公,而使朝夕規諫,曰:'若金,用女作礪。若津水,用女作舟。'"如果要駕船渡河,就用其作渡船。潘岳《西征賦》:"津便門以右轉,究吾境之所暨。"津字由動詞轉為名詞,義是渡口。《尚書·禹貢》:"東至於孟津。"渡口往往是設在水陸交通的交接的重要地方,因此津便用於喻指水陸交通要衝的地方。漢賈誼《過秦論》:"秦併兼諸侯山東三十餘郡,修津關,據險塞,繕甲兵而守之。"又引申為途徑、門徑或重要職位。《資治通鑑·魏明帝景初元年》:"好不經之舉,開拔奇之津。"也用以喻指重要的職位。水邊才要渡口,渡口與水密切相關,因而以津代指水。
渡口有水,比較潮濕,正因為這一特徵,故津又用以借指濕潤、滋潤。《周禮·地官·大司徒》:"民黑而津。"津可以代指水,有機體的體液也像水,故用津代指有機體的體液。而當人們興趣盎然地發表議論的時候,往往會"唾沫四濺",而當人們面對喜愛的美食或是其他事物的時侯,則又會"垂涎三尺",津字因而便引喻為形容興趣濃厚。這樣原本表示駕船渡河的津字,便用於"津津樂道""津津有味",以形容興趣濃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