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王灣遺址有哪些文物遺存
王灣遺址 |
洛陽王灣遺址有哪些文物遺存王灣遺址文化層厚3米左右,內含仰韶文化、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過渡時期和龍山文化三期。發現有新石器時代的房基、灰坑和墓葬,以及西周、東周、晉、北朝時期的灰坑、陶窯、墓葬等。遺址中發現的房基、墓葬、陶窯和大量生產工具、生活用具,對研究當時的聚落形態及生產力發展水平都具有重要科學價值。[1]
目錄
王灣第一期
王灣第一期文化的遺蹟中,房子7座。灰坑8座,坑內多有生活用具及獸骨等。墓葬76座。遺物中產生工具有石斧、石錛、石刀、石鏟、石鏃、石盤狀器、石磨棒等,也有陶刀和骨鏃。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以泥質紅陶為主,夾砂灰褐陶次之,紋飾有線紋、弦紋、附加堆紋及彩繪等,彩陶花紋簡單,主要器形有釜、灶、甑、鼎、盆、瓮、罐、缽、小口尖底瓶等。還有骨錐、針、匕、簪及一些蚌、陶、石等質料的裝飾品。
王灣第二期
王灣第二期文化的遺蹟中,發現有殘居住面和柱洞。灰坑8個,有袋形、直筒形、鍋底形、不規則形四種,以袋形坑占絕大多數。墓葬39座。遺物中生產工具除延用第一期工具外,新出的有穿孔石鏟、石鐮,蚌刀、蚌鏟,骨鏃,彈丸,網墜等。生活用具仍以陶器為大宗,石、骨器次之,蚌器最少。陶器以夾砂灰褐陶最多。
彩繪花紋由簡變繁,到本期晚些時候彩陶花紋絕跡,新出拍印紋飾有橫籃紋和方格紋等。主要器形有鼎、甑、罐、雙腹盆、單耳杯、小口平底罐、瓮、碗、豆、盤等。二期早段有折腹盆、罐、圜底鼎、折腹短粗把豆等。二期晚段為敞口盆、平底鼎、雙腹盤式細高把鏤孔豆、橫籃紋鼓腹罐。還有骨鏃、針、匕、簪,也有陶環及蚌、玉、牙飾等。
王灣第三期
王灣第三期文化的遺蹟中,灰坑78個,其中袋形坑為多,還有直筒、鍋底和不規則形坑,有3個袋形坑底部發現人骨架。墓葬4座。遺物中生產工具有石鏟、石刀、石鐮、石斧、石錛、石鑿、石紡輪、石鏃、石矛、石彈丸、石砍刀、石槍頭等。
骨、蚌器也占一定比重。生活用具中陶器以泥質和夾砂灰、黑陶為主。紋飾以方格紋、豎籃紋為主。陶器形繁多,除繼第二期之外,又見新器形,有帶領瓮、夾砂小瓮、單耳罐、鬲、聾、鬻、岙、鏤孔器座等,另有骨錐、骨針、骨匕、骨簪、骨環,蚌、牙飾比前期更多。
周代
王灣遺址中,共發現周代灰坑59個,其中西周坑22個,東周坑37個,在西周晚期的灰坑中發現了板瓦和大塊鋸剖工整的骨料。墓葬59座,其中西周19座,東周36座。另外4座僅知其為周墓,西周墓的隨葬品一般較少,而東周墓的隨葬品較多。還發現西周陶窯一座,東周水井一眼,以及大量的石器、蚌器等生產工具和以陶器為主的生活用具等。
晉、北朝
王灣遺址中,晉墓僅發現1座,系中型磚券墓,保存完整,隨葬品計有40多件器物和70多枚「五銖」銅錢。
王灣遺址的北朝文化堆積發現灰坑94個、水井2眼、溝一條和豐富的文化遺物,其中有鐵鏵、鑺和鐮等生產工具。小口瓶(壺)、雙耳罐、盆、碗等生活用具。磚、瓦和瓦當等建築材料。遺址中還發現一座陶屋,其外形似一陶倉,泥質紅陶,門券上邊刻劃有「呂始和一主」五字。另外,還發現一些銅、鐵、骨制的日常用具、裝飾品和」五銖」、「常平五銖」等銅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