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汕尾滾地金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汕尾滾地金龍

滾地金龍是廣東省地區的傳統舞蹈。

「滾地金龍」始創於南宋,明嘉靖年間,黃氏光昭公一支從福建漳州移居廣東陸丰南溪村,帶來《滾地金龍演史傳》的傳本。黃氏南溪「滾地金龍」繁衍了十七代。後來由該村的金龍藝師、傳統武術師傳到陸豐潭西鎮深溝村,大安鎮的安博、下安聯、頂潭、安塘村,西南鎮的兩軍、下村,陸豐城東鎮的上神山村等地。

2006年,滾地金龍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資料

所屬地區: 廣東 · 汕尾 大安 南溪村

文化遺產名稱:龍舞•汕尾滾地金龍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申報地區或單位:廣東省汕尾市

遺產級別: 國家

申報時間:2006年

古老藝術

龍舞,也稱「舞龍」,民間又叫「耍龍」、「耍龍燈」或「舞龍燈」,在全國各地和各民族間廣泛分布,其形式品種的多樣,是任何其他民間舞都無法比擬的。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已出現以數人集體祭龍求雨的文字;漢代董仲舒《春秋繁露》的記錄中已有明確的各種舞龍求雨的記載;此後歷朝歷代的詩文中記錄宮廷或民間舞龍的文字屢見不鮮。直至現在,龍舞仍是民間喜慶節令場合普遍存在的舞蹈形式之一。

滾地金龍

根據廣東省汕尾市南溪村老人黃天樞藏書中的記載和部分知情者的敘述,「滾地金龍」始創於南宋,明嘉靖年間,黃氏光昭公一支從福建漳州移居廣東陸丰南溪村,帶來《滾地金龍演史傳》的傳本。黃氏南溪「滾地金龍」繁衍了十七代。南溪村原來也有傳統武術,只因年久失傳較多,一直到了清末民初,西南鎮青塘村的老拳師將青塘的傳統拳術傳到南溪村,使南溪村習武的人又多了起來,因此南溪村後來的武術套路和散手跟青塘村是相同的,而青塘和南溪村本是同宗。後來由該村的金龍藝師、傳統武術拳師傳到陸豐潭西鎮深溝村,大安鎮的安博、下安聯、頂潭、安塘村,西南鎮的兩軍、下村,陸豐城東鎮的上神山村等地(舊時幾乎每個村子或多或少都會有拳師),到了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又將「滾地金龍」的套路傳到青塘村。

樣式紛呈

南溪村「滾地金龍」表演時,由二人鑽入「龍身被套」,一人舞龍頭,一人舞龍尾。整個表演過程分為「開場見禮」、「打圍巡洞」、「游潭戲水」、「抻筋洗鱗」、「伏蟄聞雷」、「迎雷起舞」、「駕雲飛騰」、「收場還禮」八個舞段,表演中模仿的龍旋舞飛騰、戲水嬉耍、沉思奮醒、柔靜盤曲、勇猛奮進等動作。伴奏用威武雄壯、嘹亮開闊的海陸豐正字戲的「牌子大鑼鼓」,大嗩吶按不同的表演情節吹奏不同的曲調,有【宮娥怨】、【哭皇天】、【山坡羊】、【八板頭】等曲牌。表情豐富、套路眾多、舞段精彩、技藝兼善是這個舞蹈的基本特點。

龍舞最基本的表現手段是其道具造型、構圖變化和動作套路。根據龍形道具的扎制材料 的不同,分為布龍、紗龍、紙龍、草龍、錢龍、竹龍、棕龍、板凳龍、百葉龍、荷花 龍、火龍、雞毛龍、肉龍等等;北方龍舞的製作一般高大粗重,風格古樸剛勁;南方龍舞則精巧細緻,活潑敏捷。龍舞從色彩上可分為黃、白、青、紅、黑等,以黃龍最為尊貴。龍舞的構圖和動作一般具有「圓曲」、「翻滾」、「絞纏」、「穿插」、「竄躍」等特徵。龍舞的傳統表演程序一般為:「請龍」、「出龍」、「舞龍」和「送龍」。民間有「七八歲玩草龍,十五六耍小龍,青壯年舞大龍」的說法。舞龍人數少則一人舞雙龍,多則百人舞一大龍。

珍視遺產

1996年,南溪村被廣東省文化廳授予「民族民間藝術之鄉」稱號,滾地金龍被編入《中國舞蹈志》,[1]並在國家和省級地區的重大活動中多次獲獎。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汕尾滾地金龍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