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鬼白晝拉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images/9/9d/%E6%B0%B4%E9%AC%BC%E7%99%BD%E6%98%BC%E6%8B%89%E4%BA%BA.jpeg)
《水鬼白晝拉人》節選於晚清政論家薛福成《庸庵筆記》[1]的下卷。
薛福成(1838年4月12日~1894年7月21日),字叔耘,號庸盫,江蘇無錫賓雁里人,出生於書香門第、官宦之家。近代散文家、外交家、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者之一、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起者[2]。自幼即受時代影響,廣覽博學,致力經世實學,不做詩賦,不習小楷,對八股尤為輕視。
原文
兩江總督衙署,在金陵城北,粵賊踞金陵時,嘗為偽天王府。內有花園,園內有池。甲子六月,官軍克金陵,洪逆偽宮人赴池水死者百餘人。辛未十月,復營為督署。余時在曾文正公幕府,幕賓所居之地,與花園相距甚近。余夜觀書常至三鼓,往往聞窗外剝啄聲,余知為鬼,置之不理。如是者數夕,余厭其煩,乃右手秉燭,左手執棍,出驅之,羌無所見。既返室中,則拊窗聲、敲門聲與板壁外彈指聲,終夜不息。
余亦置不與校,然竟未敢入余室也。其後,余習與相忘,不以為意,而所聞亦轉少於前。及李雨亭制軍(宗羲)總督兩江。甲戌之秋,幕客有遣其仆赴茶爐取水者,怪其久不至,復遺一仆往趨之,行過花園,微聞有呻吟聲,則見前仆顛仆池邊,兩手據地,作竭力支撐之狀,黑氣一團旋繞其旁,駸駸將入水矣。後仆大呼,同事者聞聲奔集,黑氣跳入池中,汩然有聲。仆悶不省人事,以湯灌之,良久始醒,但云,「行到花園,忽見一鬼出自池中,拉余入水。余驚懼仆地,然口雖不能言,而心尚有所覺。極力掙拄,已為所拖。若再無人呼救,則命休矣。」
是日甫值下午,不過二三點鐘,天陰微雨,水鬼儼然出池拉人。於是,過此者,咸有戒心。未及兩旬,而制軍之猶子忽死於池中。猶子年已四十餘,先數日接得家信,有喪明之痛,故水鬼得因其戚而祟之。是年冬,制軍遂引疾去位。數月之前,衰氣已見,故水鬼敢白晝拉人,至其夜間,僅在余窗外剝啄,則猶斂戢之至者矣。
著作簡介
《庸庵筆記》是晚清政論家薛福成的一部見聞筆記。此書體例、分類及編目雖皆由作者親手所定,然生前未及刊行,後由其子薛慈明將遺稿交薛氏門人蕭山陳光淞校理,於光緒廿三年(1897)刊行問世。先後有光緒廿三年遺經樓刊本、宣統二年(1910)掃葉山房刊本、上海文明書局「清代筆記叢刊」本,1935年鮑賡生新式標點,編入上海新文化書社「筆記小說叢書」,1937年又有商務印書館的「萬有文庫」本。又有《清代筆記叢刊》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3年標點本。今據《筆記小說大觀[3]》本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