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正是蓴菜採摘時(汪萬英)

正是蓴菜採摘時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正是蓴菜採摘時》中國當代作家汪萬英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正是蓴菜採摘時

盛夏時節,走進重慶市石柱縣冷水鎮八龍村,蔚藍的天空飄着潔白的雲朵,涼風習習,空氣清新,連片的蓴菜田如同鋪展的綠毯,微風吹過漾起淺淺碧波,菜農們正忙着採摘蓴菜。

八龍村村幹部,披肩短髮、綠色T恤、牛仔背帶褲、皮膚白皙的小姐姐許茂楊和年輕帥氣的楊偉,陪我去體驗採摘蓴菜。

清清的水田裡,蓴菜像一片片碧綠的銅錢密密匝匝浮在水面。29歲的村民陳小平頭戴銀灰色布帽,身着淺灰色衛衣,雙手戴着黑色護袖,穿着齊腰下水連體雨鞋站在田中間,嫻嫻熟地摘着蓴菜。見到陌生的我,她嫣然一笑。

穿上小楊為我提供的齊腰下水連體雨靴慢慢下田,水下的泥土綿軟粘稠,雙腳不住地往下陷,水很快沒過大腿。我按照陳小平教的方法,左手扶着浮在水面上的塑料盆,右手往蓴菜中輕輕一拂,碧綠的蓴菜就露出了淺紅的背面,在水下的藤曼中,紅色的蓴菜嫩莖葉被瓊脂般的黏液包裹着,像熟睡的嬰兒,十分惹人憐愛。蓴菜莖葉隨水流搖曳擺動,令人想起「吳帶當風」(唐代畫家吳道子筆法圓轉飄逸,所繪人物衣帶宛若迎風飄曳之狀。)的韻致。我用右手食指和中指輕輕托住黏黏滑滑的嫩葉根部,拇指迅速掐斷,撈出水面放進盆里,生怕驚醒了她。

陳小平告訴我,她已種蓴菜10年,今年種了5畝,5月1日開始採摘,5元一斤賣給專業合作社,已經賣了1萬元,後面還能賣一萬元。今年由於氣溫低、品種老化等因素,蓴菜長得不好產量不如往年,但今年的蓴菜價格比去年高了1.5元/斤。家裡開有「聚客樓」農家樂,7月10日已開張,今年生意比去年好一點。她在家裡邊種蓴菜邊帶2個年幼的孩子,丈夫在外搞裝修,年收入10萬元。

50歲的許仙林精瘦幹練,經營着青坪蓴菜專業合作社,兩個孩子一個已上班一個讀大學。他說,根據採摘的蓴菜顏色分為紅葉蓴菜和綠葉蓴菜,以前以綠葉蓴菜為主,近兩年以紅葉蓴菜為主。蓴菜一年四季都可以栽苗,用手插進泥土,水特別深的地方,要用棍子戳下去,栽下去要3年後才能採摘。他家種植的200多畝蓴菜,可能因為蓴菜基地老化,今年普遍長勢不好。40畝新基地的蓴菜長勢較好,今年可以採摘了。平時有10個村民在基地扯草,180元一天,採摘蓴菜時有8個人,按3元/斤計算,多勞多得。今年合作社已收購3噸純菜,預計還能收購50噸。他打算明年再流轉200畝水田按有機食品的種植規程種植有機蓴菜。

在民宿「竹林山莊」,48歲的老闆娘全春香和45歲的村民王茂華正在陽光下熟練地進行蓴菜分級,燦爛的笑容洋溢在臉上。我問她們白裡透紅的皮膚為什麼如此粉嫩?她倆哈哈大笑回答「都是吃蓴菜吃出來的」。全春香說,去年因為疫情,剛住滿的客人被一個電話要求全部撤回去了。今年疫情控制得好,生意要好些,請了3個暑假工。

王茂華告訴我,她家裡有一個老人,兩個孩子大的上班小的讀大一,老公在酉陽搞裝修,年收入幾萬元。她是許仙林請的長期工,4500元一個月,負責蓴菜殺青、分級,農家樂開張了也來幫忙。

在八龍村村委會,許茂楊等3個村幹部在值守,不時有村民進來辦事。得空的時候,三個年輕人要麼在電腦上刷題,要麼互相考試,忙得不亦樂乎。他們告訴我,村上有6個年輕人,副支書50多歲,平均年齡33.5歲,一個月工資2000多元且沒有五險。他們邊上班邊學習邊準備考試,不想給自己和家裡增加壓力。八龍村歷來學習氛圍濃厚,村里已經考出去4個村支書,這在全縣都是罕見的。 [1]

作者簡介

汪萬英,重慶市石柱縣西沱中學高級教師,重慶市作協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