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歐陽竹

來自 濰坊新聞網 的圖片

歐陽竹,男,現為中國科學院禹城綜合試驗站站長[1]中國生態學學會長期生態研究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 [2]

目錄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中國科學院禹城綜合試驗站站長

出生日期----1961年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科研管理工作者

主要成就----通過田間試驗解釋作物生長過程和環境要素的相互關係

畢業院校----華南農業大學

人物經歷

1961年出生,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1983年華南農業大學農學系農業專業畢業,獲學士學位。

1994年在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獲碩士學位。

1985年3月至1986年3月到日本岡山大學環境理工學部環境管理工學科研修一年。

2002年在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獲博士學位。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大學畢業的歐陽竹陰差陽錯地來到禹城市,像一顆種子一樣在此發芽、生根,開始了與這片土地作鬥爭的漫長路。單單是改造鹽鹼地,就花掉了歐陽竹大概10年的時間。

實驗工作

"當時我們在艱苦的環境下展開實驗和示範工作,當地經濟比較貧困,我們的科研條件也比較落後,所以我們在一個鹽鹼窩上搭起我們的實驗設施,實驗田遇到了很多困難。"回憶起當年與鹽鹼地作鬥爭的歲月,歐陽竹記憶猶新。在他看來,當時雖然承擔了國家的任務,要儘快把鹽鹼地改造成良田,但無論做實驗還是測試,條件都比較艱苦,有一種"有勁使不上"的感覺。

在這樣的背景下,歐陽竹投身到試驗區的工作中,這一干,就是10年。原來30多萬畝的鹽鹼地現在還剩不到5萬畝的零星地塊。歐陽竹和同事們一起,將這片人跡罕至的"不毛之地"改造成了"良田沃土",白花花的鹽鹼地上,奇蹟般地長出了綠油油的莊稼。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農田生態系統管理研究,通過田間試驗解釋作物生長過程和環境要素的相互關係,研究水、肥、光、熱等要素的調控原理,建立農田生態系統可持續管理的技術體系和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模式。

個人榮譽

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3]、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4]、中國科學院黃淮海平原農業開發一等獎、全國野外科技工作先進個人。

學術著作

共發表論文30餘篇,本人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

1、作物生長模型WOFOST在華北平原的適用性研究,2003,植物生態學報

2、Evaluation of the macroscopic root uptake models using lysimeter data

3、區域農業生態系統健康定量評價,生態學報,2004

4、manure in continuously and alternately flooded paddy soils Nitrogen transformation in maize soil after different organic manures application

5、Nitrogen transformation in maize soil after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organic,2005,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6、有機肥對農田土壤二氧化碳和甲烷通量的影響,2005,應用生態學報

7、農業土地利用方式對華北平原土壤有機碳組分和團聚體穩定性的影響,2006,生態學報

8、農業決策支持系統(AGRODSS),2003,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國家版權局

項目情況

1、國家863研究專項子課題"土壤水分、養分動態模擬與數字化設計"(2003-2005)2、國家科技攻關課題"黃淮海平原農區高效畜牧業發展模式與技術研究"(2000-2005)3、中日合作項目"黃河下游灌溉區農田生態系統水量平衡的MODIS遙感監測"(2000-2010)

4、科技部國際合作項目"中國泛黃河三角洲冬小麥-夏玉米輪作區免耕條件下水、碳、氮偶合試驗及其對農業經濟和生態環境綜合影響研究"(2004-2006)

5、973項目課題"主要作物產量形成的生理生態學機制與水肥供需協調原理"(2006-2010)6、科學院農業項目"魯西北地區種養結合資源循環利用研究"(2006-2010)

視頻

科學家歐陽竹紮根禹城三十年,將大片鹼地變沃野糧倉 2021年3月25日發布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