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次韻呈德基兼呈王侍郎

次韻呈德基兼呈王侍郎》是北宋李處權的作品之一。

李處權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崧庵集》為底本。酌校《永樂大典》[1]殘本及李之鼎《宋人集甲編》(簡稱宋人集)本等。新從《永樂大典》輯得集外詩一首,附於卷末。

次韻呈德基兼呈王侍郎

目錄

作者介紹

李處權(?—1155),字巽伯,自號崧庵惰夫,今存有《崧庵集》六卷。李處權宣和中與朱敦儒、陳叔易俱以詩名,建炎末南渡,輾轉於江西、福建、江蘇、浙江等地,與當時許多詩人皆有交遊及詩歌酬唱。關於他的世系籍貫,方回《瀛奎律髓》卷四十云:「李處權,字巽伯,洛陽人,邯鄲公淑之後。」厲鶚《宋詩紀事》及《全宋詩》其小傳皆取此說。四庫館臣考證出李處權乃李淑(字獻臣,號邯鄲,豐縣人)之曾孫,稱其「家於溧陽」雲。根據集中序言,僅可知其父名執柔字(或號)萊陽。

李處權古、近體詩兼善,其古詩,尤其是五古,頗得魏晉古詩之精神,古淡雅正,恰如邵驥《崧庵集》跋云:「其富且特出者最見於古律詩,淳淡典雅,一唱三嘆……真足以見其文之不苟作。」其五、七言詩亦各有特色,《四庫提要》稱:「處權承其世學,標新領異,別出以清雋之思,於詩道頗為深造……總其大概,五言清脫瀏亮,略似張耒;七言爽健伉浪,可擬陳與義,在當時實一作手。」是為中肯之論。

李處權北宋末即以詩知名,南渡後,詩文益健。他不僅僅以詩文名,而且還是南宋五大鐘繇體楷書書家之一,元代鑑賞家陸友《硯北雜誌》稱,宋人工於鍾法者五人:黃伯思(1079-1118)、朱敦儒(1081-1159)、李處權(?-1155)、姜夔[2]與趙孟堅。有小楷《夢歸賦》流傳。

視頻

次韻呈德基兼呈王侍郎 相關視頻

中國通史:為何說宋代文化發展是歷史上巔峰?
宋代文學圈 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