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椿樹街道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椿樹街道

所屬地區:北京市西城區

椿樹街道北京市西城區下轄街道,地處西城區中心區域,介於東經116°22′05"~116°22′43″,北緯39°53'17″~39°53′55"之間。東起南新華街與大柵欄街道交界,南至騾馬市大街與陶然亭街道接壤,西起宣武門外大街與廣安門內街道相鄰,北至宣武門東大街與西長安街街道隔路相望。轄區東西最大距離0.9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2千米,總面積1.1平方千米。 遼朝時期,椿樹地區為荒郊。金朝時期,為嘉會坊的一部分。元朝時期,是村落。明朝崇禎年間屬宣北坊。清朝乾隆年間屬外城北城。清朝宣統年間屬外右一區、外右二區。民國時期,屬外二區。1949年,屬第九區。1950年,屬第六區。1952年,屬前門區。1954年,建椿樹下頭條街道。1958年6月,劃歸宣武區。1958年9月,椿樹街道試點建立城市人民公社。1962年9月,恢復椿樹街道。2010年7月,屬西城區。 截至2020年6月,椿樹街道下轄7個社區。 2011年,椿樹街道總人口3.51萬人,財政總收入6600萬元 [1]

目錄

地理環境

椿樹街道地處西城區中心區域,介於東經116°22′05"~116°22′43″,北緯39°53'17″~39°53′55"之間。東起南新華街與大柵欄街道交界,南至騾馬市大街與陶然亭街道接壤,西起宣武門外大街與廣安門內街道相鄰,北至宣武門東大街與西長安街街道隔路相望。轄區東西最大距離0.9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2千米,總面積1.1平方千米。

人口

2011年末,椿樹街道轄區戶籍人口3.51萬人,其中城鎮戶籍人口3.51萬人,城鎮化率100%。另有流動人口7775人。 2011年,椿樹街道人口出生率6‰,人口死亡率9.9‰,人口自然增長率-3.2‰。 2010年,椿樹街道人口普查轄區常住人口30547人,男性16426人,占53.8%。女性14121人,占46.2%。14歲以下2088人,占6.8%。15~64歲25268人,占82.7%。65歲以上3191人,占10.5%。另有半年以上外來人口7813人。

經濟

2011年,椿樹街道共有區財政撥款3.7億元,比上年增長3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600萬元,比上年增加22%。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4.6億元,企業所得稅0.3億元,個人所得稅2.9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1%、13%、53%。 2011年末,椿樹街道共有中國工商銀行、北京銀行等3家銀行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共4家。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椿樹街道共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259人,專任教師28人。小學3所,在校生1479人,專任教師15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普通中學2所,在校生2631人。專任教師150餘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文體事業

2011年末,椿樹街道共有文化藝術團體18個,會員320個,其中團體會員306個,個人會員14個。公共圖書館1個。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京劇、花鍵表演等。「椿樹杯」北京市社區京劇票友大賽已連續舉辦了8屆,其中兩屆承辦了「和平杯」全國京劇票友大賽北京選拔賽。 2011年末,椿樹街道共有體育場地3處。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90.2%。 2011年末,椿樹街道共有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北京電視台新聞頻道等242個電視頻道在本地落戶,其中標清頻道228個、高清頻道14個。

視頻

椿樹街道辦事處排練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