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篇:(小葉金縷梅(金縷梅科、金縷梅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目錄
開花的種類——小葉金縷梅(金縷梅科、金縷梅屬植物)
落葉小喬木,嫩枝初時有星狀柔毛,以後變禿淨,干後暗褐色,無皮孔;芽體裸露,細小,被絨毛。葉薄革質,倒卵形,長4-6.5厘米,寬2-4.5厘米,中部以上最寬,先端鈍,基部圓形、截形或微心形,兩側兒對稱;上面綠色,干後稍暗晦,略有光澤,除中肋及側脈略有星毛外,其餘部分禿淨無毛;下面淺褐色,有星狀柔毛;側脈約4-5對,在上面稍下陷,在下面突起,第1對側脈無第二次分支側脈;邊緣在靠近先端處有數個波狀淺齒,不具齒突,下半部全緣;葉柄長5-7毫米,有星毛;托葉早落。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稱:小葉金縷梅
- 拉丁學名:Hamamelis subaequalis H. T. Chang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金縷梅目
- 科:金縷梅科
- 屬:金縷梅屬
- 種:小葉金縷梅
- 分布區域:產於浙江、江蘇、安徽。
形態特徵
小葉金縷梅為華東特產種,國家一級保護樹種。與恐龍同時代的古老植物,落葉喬木,高達8m,胸徑可達40cm。樹幹扭曲,凹凸不平,樹皮呈不規則薄片狀剝落。嫩枝初時有星狀柔毛,以後變禿淨,干後暗褐色,無皮孔;芽體裸露,細小,被絨毛。葉薄革質,倒卵形,長4-6.5厘米,寬2-4.5厘米,中部以上最寬,先端鈍,基部圓形、截形或微心形,兩側兒對稱;上面綠色,干後稍暗晦,略有光澤,除中肋及側脈略有星毛外,其餘部分禿淨無毛;下面淺褐色,有星狀柔毛;側脈約4-5對,在上面稍下陷,在下面突起,第1對側脈無第二次分支側脈;邊緣在靠近先端處有數個波狀淺齒,不具齒突,下半部全緣;葉柄長5-7毫米,有星毛;托葉早落。
頭狀花序生於當年枝的葉腋內,有花4-5朵,花序柄長約1厘米,有星毛;花無花梗,萼筒淺杯狀,長約1毫米,外側有灰褐色星毛,萼齒卵圓形,長3毫米,先端圓形;花瓣及雄蕊未見;子房近於上位,基部與萼筒合生;有星毛;花柱長2毫米,先端尖,花後稍伸長。蒴果近圓形,長8-9毫米,先端有短的宿存花柱,干後2片裂,每片2淺裂,萼筒長不過2.5毫米,邊緣與果皮稍分離。種子紡錘形,長6-7毫米,兩端尖,褐色有光澤,種臍淺黃色。5月開花。
種間區別
葉倒卵形,長4-6.5厘米,寬2-4.5厘米,先端鈍,基部圓形,近於對稱,第一對側脈無第二次分支,背面有稀疏星狀柔毛,所有這些特徵都和金縷梅 H. mollis 很容易區別。在外形上它和日本的鈍葉金縷梅 H. obtusata 有點近似,但後者葉後無毛,基部楔形,蒴果較大,宿存萼筒較長。迪爾士Diels曾提到日本金縷梅 H. japonica 可能分布於江西九江 (Bot. Jahrb. 29: 381, 1901),很可能接近本種。它和日本金縷梅的區別,在於後者的葉片圓形,較長大,側脈較多,第1對側脈有第二次分支側脈。 [1]
主要價值
觀賞價值:樹姿古樸,干形蒼勁,葉片入秋變黃色,可作園林景觀樹,也是優良的盆景樹種。
經濟價值:材質堅硬,紋理通直,結構細密,切面光滑,淺褐色,有光澤,可作細木工、工藝品、家具等。
科研價值:華東特產種,國家一級保護樹種。與恐龍同時代的古老植物,對研究東亞和北美植物區系和金縷梅科系統發育有重要價值。
金縷梅屬(學名:Hamamelis Gronov. ex L.(1753))
金縷梅屬 Hamamelis L. ,金縷梅科,落葉小喬木或灌木。嫩枝被絨毛,裸芽長卵形,被絨毛。葉具波狀齒或全緣,托葉披針形,早落。短穗狀或頭狀花序,花兩性,4數;萼齒卵形;花瓣條形,花芽時內卷,雄蕊4,花絲極短,花葯2室,單瓣裂,退化雄蕊4,鱗片狀,子房近上位或半下位,每室1胚珠,垂生。果木質,上半部2片裂,每片2淺裂,內果皮骨質,於後常與木質外果皮分離。種皮角質,有光澤。6種,分布於北美、東亞。我國2種。
多於早春開花,為庭院觀賞樹種。
代表物種
金縷梅:HamamelismollisOliver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達8米;嫩枝有星狀絨毛;老枝禿淨;芽體長卵形,有灰黃色絨毛。葉紙質或薄革質,闊倒卵圓形,長8-15厘米,寬6-10厘米,先端短急尖,基部不等側心形,上面稍粗糙,有稀疏星狀毛,不發亮,下面密生灰色星狀絨毛;側脈6-8對,最下面1對側脈有明顯的第二次側脈,在上面很顯著,在下面突起;邊緣有波狀鈍齒;葉柄長6-10毫米,被絨毛,托葉早落。頭狀或短穗狀花序腋生,有花數朵,無花梗,苞片卵形,花序柄短,長不到5毫米;萼筒短,與子房合生,萼齒卵形,長3毫米,宿存,均被星狀絨毛;花瓣帶狀,長約1.5厘米,黃白色;雄蕊4個,花絲長2毫米,花葯與花絲幾等長;退化雄蕊4個,先端平截;子房有絨毛,花柱長1-1.5毫米。蒴果卵圓形,長1.2厘米,寬1厘米,密被黃褐色星狀絨毛,萼筒長約為蒴果1/3。種子橢圓形,長約8毫米,黑色,發亮。花期5月。
本種的葉倒卵圓形,密生絨毛,和日本金縷梅 H. japonica 較接近,但後者葉兒禿淨,花瓣較長,萼片帶紫色,在我國有少數栽培。 分布於四川、湖北、安徽、浙江、江西、湖南及廣西等省區,常見於中海拔的次生林或灌叢。
* 小葉金縷梅:Hamamelissubaequalis
落葉小喬木,嫩枝初時有星狀柔毛,以後變禿淨,干後暗褐色,無皮孔;芽體裸露,細小,被絨毛。葉薄革質,倒卵形,長4-6.5厘米,寬2-4.5厘米,中部以上最寬,先端鈍,基部圓形、截形或微心形,兩側兒對稱;上面綠色,干後稍暗晦,略有光澤,除中肋及側脈略有星毛外,其餘部分禿淨無毛;下面淺褐色,有星狀柔毛;側脈約4-5對,在上面稍下陷,在下面突起,第1對側脈無第二次分支側脈;邊緣在靠近先端處有數個波狀淺齒,不具齒突,下半部全緣;葉柄長5-7毫米,有星毛;托葉早落。頭狀花序生於當年枝的葉腋內,有花4-5朵,花序柄長約1厘米,有星毛;花無花梗,萼筒淺杯狀,長約1毫米,外側有灰褐色星毛,萼齒卵圓形,長3毫米,先端圓形;花瓣及雄蕊未見;子房近於上位,基部與萼筒合生;有星毛;花柱長2毫米,先端尖,花後稍伸長。蒴果近圓形,長8-9毫米,先端有短的宿存花柱,干後2片裂,每片2淺裂,萼筒長不過2.5毫米,邊緣與果皮稍分離。種子紡錘形,長6-7毫米,兩端尖,褐色有光澤,種臍淺黃色。5月開花。
分布於江蘇宜興銅官山及江西廬山。
葉倒卵形,長4-6.5厘米,寬2-4.5厘米,先端鈍,基部圓形,近於對稱,第一對側脈無第二次分支,背面有稀疏星狀柔毛,所有這些特徵都和金縷梅 H. mollis 很容易區別。在外形上它和日本的鈍葉金縷梅 H. obtusata 有點近似,但後者葉後無毛,基部楔形,蒴果較大,宿存萼筒較長。迪爾士Diels曾提到日本金縷梅 H. japonica 可能分布於江西九江 (Bot. Jahrb. 29: 381, 1901),很可能接近本種。它和日本金縷梅的區別,在於後者的葉片圓形,較長大,側脈較多,第1對側脈有第二次分支側脈。 [2]
相關類群
檵木屬:Loropetalum R. Brown
四藥門花屬:Tetrathyrium Benth.
我國一級保護植物——小葉金縷梅
小葉金縷梅,是金縷梅科金縷梅屬-金縷梅族-落葉喬木,原產我國於江蘇銅官山及江西廬山。和銀杏一樣,是我國第一批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小葉金縷梅同屬有兩種和1變種,分別為原產裏海南岸的波斯金縷梅Parrotiapersica和瓦內薩波斯ParrotiaPersica'Vanessa'。遠古孑遺植物,有着極高的科學研究價值,對地球環境和物種演變有着重要的科學研究意義。
我國一級保護植物
小葉金縷梅是中國第一批國家重點一級保護野生植物之一,同一批被錄入一級保護的植物還有大名鼎鼎的珙桐、銀杏、水杉、鍾㮙木、普陀鵝耳壢、紅豆杉、百山祖冷杉、蘇鐵等幾十個品種。
同樣是一級保護植物,目前銀杏、水杉、蘇鐵、紅豆杉等品種早已經家喻戶曉,因為這些植物繁育難度不大,一般扦插或者種播就可以繁育小苗。
繁育難度大
近20年的苗木行業黃金時代,這些有一定特色的品種苗木,有較高的景觀價值,市場上有很大的需求,於是這幾種苗木通過大量繁育,現在早已脫離瀕危的範疇了。但小葉金縷梅、因為繁育難度很大, 所以一直推廣不開,珙桐和鍾㮙木因為原生小苗只適合高海拔氣候,不適合低海拔氣候,所以一直推廣不開。
發現過程
小葉縷梅的發現和命名有着曲折過程,早在1935年9月,南京中山植物園的植物學家沈雋,在江蘇宜興芙蓉寺石灰岩山地採集到這種植物標本,後因戰亂,標本被塵封在實驗室里。
1954年,原中山植物研究所單人驊教授清理標本時,認為這個樹種是金縷梅科種群中的一員,與日本的金縷梅相似,但又不能確認。
1960年,植物分類學家張宏達先生根據標本,定名為金縷梅科金縷梅屬小葉金縷梅。 [3]
優秀的彩葉樹種
小葉金縷梅是優秀的鄉土彩葉樹種,每到深秋季節,白天氣溫較高,夜晚氣溫比較低,當晝夜溫差大於12℃以上,小葉金縷梅的葉片就會由綠變黃,然後再變紅。
由於小葉金縷梅是籽播苗,每棵的特性有一定差異,有的樹葉變成橙紅色、有的是紫紅色、有的是紫色、有的是橘紅色,有時候一棵樹的葉片因為光照原因,也會呈現2種顏色,十分漂亮。
我國淮河以北地區不缺乏彩葉樹種,如美國紅楓、彩葉豆梨、五角楓、三角楓、黃櫨等品種的秋色很美麗,但是南方因為晝夜溫差不大,所以變色效果很好的彩葉樹種就很少。目前烏桕、三角楓、美國紅楓在南方變色效果不理想,不穩定,而小葉金縷梅在很大程度上填補了南方彩葉樹的空白,未來前景很不錯。
植物篇:(小叶金缕梅(金缕梅科、金缕梅属植物))”的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