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植物篇:(宮粉羊蹄甲(豆科、羊蹄甲屬植物))

粉紅色的花瓣
圖片來自 煒明園藝

目錄

開花的種類——宮粉羊蹄甲(豆科、羊蹄甲屬植物)

是豆科、羊蹄甲屬植物。落葉喬木;樹皮暗褐色,近光滑。葉近革質,廣卵形至近圓形。總狀花序側生或頂生,花瓣長4-5厘米,紫紅色或淡紅色,雜以黃綠色及暗紫色的斑紋。莢果帶狀,扁平;種子10-15顆。花期全年,3月最盛。原產於中國南部、印度、中南半島,在熱帶、亞熱帶地區廣泛栽培。為典型的陽性樹種,喜溫暖濕潤氣候。

花美麗而略有香味,為良好的觀賞及蜜源植物。木材堅硬,可作農具;樹皮含單寧;根皮用水煎服可治消化不良;花芽、嫩葉和幼果可食。

宮粉羊蹄甲(學名:Bauhinia variegata L.)

基本信息

  • 中文名:宮粉羊蹄甲
  • 拉丁學名:Bauhinia variegata L.
  • 別 名:洋紫荊、羊蹄甲、紅紫荊、紅花紫荊、彎葉樹、宮粉紫荊
宮粉羊蹄甲
 
圖片來自 騰訊新聞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 目:薔薇目
  • 科:豆科
  • 亞 科:雲實亞科
  • 屬:羊蹄甲屬
  • 種:宮粉羊蹄甲
  • 命名者及年代:L., 1753
  • 外文名:Orchid Tree

植物學史

該物種介紹的是學名Bauhinia variegata L.,《中國植物志》稱「洋紫荊」,中國香港人稱「宮粉羊蹄甲」。該物種不是香港市花。香港市花是紅花羊蹄甲,學名Bauhinia × blakeana,《中國植物志》稱「紅花羊蹄甲」,香港人稱「洋紫荊」,《香港基本法》稱「紫荊花」。

形態特徵

宮粉羊蹄甲是落葉喬木;樹皮暗褐色,近光滑;幼嫩部分常被灰色短柔毛;枝廣展,硬而稍呈之字曲折,無毛。葉近革質,廣卵形至近圓形,寬度常超過於長度,長5-9厘米,寬7-11厘米,基部淺至深心形,有時近截形,先端2裂達葉長的1/3,裂片闊,鈍頭或圓,兩面無毛或下面略被灰色短柔毛;基出脈(9-)13條;葉柄長2.5-3.5厘米,被毛或近無毛。

總狀花序側生或頂生,極短縮,多少呈傘房花序式,少花,被灰色短柔毛;總花梗短而粗;苞片和小苞片卵形,極早落;花大,近無梗;花蕾紡錘形;萼佛焰苞狀,被短柔毛,一側開裂為一廣卵形、長2-3厘米的裂片;花托長12毫米;花瓣倒卵形或倒披針形,長4-5厘米,具瓣柄,紫紅色或淡紅色,雜以黃綠色及暗紫色的斑紋,近軸一片較闊;能育雄蕊5,花絲纖細,無毛,長約4厘米;退化雄蕊1-5,絲狀,較短;子房具柄,被柔毛,尤以縫線上被毛較密,柱頭小。莢果帶狀,扁平,長15-25厘米,寬1.5-2厘米,具長柄及喙;種子10-15顆,近圓形,扁平,直徑約1厘米。花期全年,3月最盛。

近種區別

宮粉紫荊與同屬植物羊蹄甲(Bauhinia purpurea L.)、紅花羊蹄甲(Bauhinia × blakeana Dunn)、白花宮粉羊蹄甲(Bauhinia variegata var. candida (Roxb.) Voigt)等樹種形態特徵非常接近,在苗木培育和栽培實踐中很容易被混淆,因而需仔細區分。這4個樹種的主要區別在於葉片形態、是否結實以及花色等。

主要區別如下:

1、羊蹄甲葉片先端的裂片較深,長為葉片總長的1/3-1/2,而紅花羊蹄甲、宮粉紫荊和白花宮粉羊蹄甲葉片的裂片均較淺,僅為葉片長度的1/4-1/3。

2、紅花羊蹄甲雖然花色鮮艷,但通常不結實,其他樹種均正常結實,果實為直刀形莢果。

3、白花宮粉羊蹄甲花瓣為白色,其他樹種花瓣均為紅色或紫紅色。

播種繁殖

篩選性狀優良的母株,莢果變淺褐色還沒開裂時採種,5月份進行採種,收集到的種子於通風乾燥處儲存。種子隨采隨播,挑選後的種子發芽率可達95%以上,隨着時間的推移,發芽率會降低,到10月份的時候(冰箱4℃條件下保存的)種子的發芽率下降到70%左右。

宮粉羊蹄甲要求土層深厚、土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播種前用0.3%-0.5%高錳酸鉀溶液對種子進行半小時的消毒浸泡處理,再用清水沖洗和浸泡半小時。待播下種子之後,輕輕撒一層細沙覆蓋種子表面,噴水保持濕潤。2-5天開始發芽,幼苗出土後注意控制其密度。

扦插繁殖

採集宮粉羊蹄甲優良母株的半木質化枝條,每個枝條剪10厘米左右保留4個以上芽位,枝條的底端剪成斜口,枝條保留1-2片葉片,剪去葉片的2/3。將斜口的一端,放入濃度為100×10-6的吲哚丁酸生長劑溶液中,浸泡到插穗條2/3處,浸泡時間為1小時。

扦插的基質為蛭石,扦插時,用木籤在基質上先插孔,孔深5-6厘米,放入插穗後將周邊土壓實,噴水使枝條保持濕潤。採取適當的措施調節控制溫、濕度及光照,扦插之後用薄膜覆蓋,並且加蓋遮陰度為50%-80%的遮陽網,當溫度過高時可以將四周的薄膜掀開透氣,將苗床溫度控制在25℃左右,高於28℃時,可增加噴霧次數和時間。採用簡易噴淋系統和人工噴水相結合控制濕度,基質應保持半濕潤狀態。經過落葉、發葉芽、長新葉、基部膨大,20天左右開始生根,一個多月之後進行移苗。接受全光育苗。移前之後做好施肥、病蟲害防治,成活率可達76.7%。

初生根的插條,對環境的變化比較敏感。春季扦插時,枝條萌發快,做好溫度濕度控制。在夏季扦插時要留意颱風天、暴雨天的影響,做好大棚的加固工作,注意排澇防止生根枝條根部糜爛。注意保濕控溫外,還要逐漸增加光照,以促進根系和地上部分的正常生長,進入常規育苗管理。秋季扦插時,保持濕度顯得尤為重要,大棚四周密封薄膜保溫保濕,利於生根後的苗木生長。根部生長粗壯之後開始進行移栽,移栽時根部保留粗壯的主根,保留根長4-5厘米,為減少蒸發,葉片保留1/3。

嫁接繁殖

選擇生長發育健壯,不易發生病蟲害的宮粉羊蹄甲或者羊蹄甲單株作砧木,將觀賞性強的宮粉羊蹄甲優良單株的枝條嫁接在砧木上。宮粉羊蹄甲的嫁接常用枝接的方法進行,根據砧木的嫁接位置不同,還可以分為高位嫁接和低位嫁接兩種方式。

高位嫁接一般針對3年生粗壯砧木,在2-3米處截斷主幹,選擇頂端光滑樹幹進行嫁接,是一種培育大苗的方法,可快速形成樹冠的,縮短育苗時間。低位枝接是針對1-3年生砧木,在地上10厘米左右處截斷主幹,選擇中間光滑處進行嫁接,利用宮粉羊蹄甲速生特性。低接親和力更強。

嫁接方法

嫁接的時間避開花期和雨季,一般在冬季的小寒和大寒進行,宮粉羊蹄甲嫁接的成活率可達90%。

1、枝接:在接穗基部削出2個面,一面是2-3厘米的平行切面,一面是1厘米的小斜面,注意削出的切面要平滑。將砧木從用枝接刀垂直劈開2-3厘米深,劈開的位置稍寬於接穗的寬度,然後把接穗基部長削麵向里,插入砧木的切口內,並將兩側形成層對齊,若接穗較細,則至少保證一側形成層對準密接,接穗上部露白0.5厘米,容易癒合,然後用薄膜條將枝條和砧木接口捆紫注意密封好防止雨水進入。

2、芽接:先在接穗芽上方約0.5-0.1厘米處橫切到木質部,再在芽下方約1厘米處往上削至橫切口,削成上寬下窄盾形芽片,芽片可稍帶點木質部。在砧木的樹皮切「T」字型,切口深度到韌皮部,用左手拿接穗,右手捏住芽柄,使葉柄朝上插入砧木的「T」,插入芽片與砧木靠緊為宜,然後用薄膜條將芽片纏緊,防止雨水進入切口,注意將葉柄留在外邊。

主要變種

白花宮粉羊蹄甲(Bauhinia variegata var. candida (Roxb.) Voigt in Hort.):花瓣白色,近軸的一片或有時全部花瓣均雜以淡黃色的斑塊;花無退化雄蕊;葉下面通常被短柔毛。常栽培於庭園供觀賞。中國雲南常見有野生的。花可食。與宮粉羊蹄甲的分布大致相同。

主要價值

觀賞價值

宮粉羊蹄甲樹幹通直美觀樹冠散圓,花大且顏色艷麗,並伴有特殊香氣,是重要的蜜源植物,而且開花持續時間長,在園林、市政綠化觀賞園藝等領域均有廣泛應用,常用於城市行道、庭院風景及公園觀賞等。很多城市都把宮粉羊蹄甲列入建設花園城市的主要樹種,甚至將其評選為市花,如廣西柳州、廣東廣州等。此外,由於其耐修剪、萌芽能力強等優良特性,宮粉羊蹄甲在植物造景、插花藝術、盆景栽培等方面頗具應用前景。

綜合效益

宮粉羊蹄甲的木材較為堅硬,可用作農具;其花芽、嫩葉和幼果可食用,是雲南普洱等地的美味菜餚;其枝葉浸提液含有多種化感物質,對龍船花、小蚌蘭、一葉蘭、朱蕉等多種植物的光合特徵表現出低濃度促進高濃度抑制變化規律。此外,宮粉羊蹄甲還是一種重要的生態樹種,能與多種林分搭配,營造多種景觀,林相非常美觀。花美麗而略有香味,花期長,生長快,為良好的觀賞及蜜源植物。

藥用價值

宮粉羊蹄甲為廣西、雲南等地少數民族的藥用植物,其根、莖、皮、葉和花均可入藥,其根皮用水煎服可治療消化不良;樹皮含有單寧;葉片富含類固醇、糖苷、三萜類等多種次生代謝物。研究發現,宮粉羊蹄甲樹皮含有的多種類黃酮、生物鹼等活性成分具有抑制或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潛力,有待進一步臨床實踐。 [1]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0年 ver 3.1)——無危(LC)。

正值盛花期!快到西山園打卡宮粉羊蹄甲

粉、紫、黃、白、紅、綠……在藍天的映襯下,花草的色彩顯得更嬌艷。這處240餘株宮粉羊蹄甲開滿山坡的景致,就藏在植物園西山園。和多肉植物區、雨林世界相比,西山園不是客流密集區,鬧中取靜。此時的宮粉羊蹄甲正值盛花期,經過春夏秋冬的洗禮,更是出落得亭亭玉立,它們迎着春風暖陽正排練新舞呢。

有的宮粉羊蹄甲臨着小徑,有的錯落生長於小坡,都有自己的個性,有的垂下一縷枝條,有的頂冠繁茂,有的一串花朵向陽而長。一陣風吹過,園子裡的遊人,第一時間就能聞到幽雅的香氣。樹下綠草上,隨風掉落的粉花、紫花、白花,像是在親吻大地。

這裡還有長滿「刷子」的樹——紅千層,此時正開得熱烈。紅千層是桃金娘科,別名刷毛楨、刷子樹。目前也是它的盛花期,穗狀花序頂生,呈刷子狀,就像滿樹開滿紅色的「小刷子」。此外,一大片向日葵黃澄澄的,有的抱團開放,有的鶴立雞群,一律向陽而笑,令人賞心悅目。

經過一年的提升改造工程,植物園舊貌換新顏。據介紹,植物園新南門不久就將正式開放,屆時交通便利的西山園就會迎來八方來客,園中的美景就會有更多人欣賞。 [2]

【科普】

宮粉羊蹄甲是蘇木科落葉喬木,葉形常先端二裂呈羊蹄狀,花瓣五枚,其中四瓣分列兩側,另一瓣翹首昂頭於上方,色粉、形美,略有香味。3至5月是開花季節。宮粉羊蹄甲還有一個變種——白花洋紫荊。花的顏色皎白,非常雅致。

宮粉紫荊與紅花紫荊、羊蹄甲怎麼區分?

羊蹄甲

羊蹄甲、洋紫荊均是蝶形花科羊蹄甲屬植物,品種繁多,所有品種的葉的葉端均分裂為二,葉脈生於葉底,葉呈闊心形或圓形,酷似羊蹄。四種羊蹄甲屬的植物,其中紅花、白花、宮粉學名為Bauhinia purpurea L.:

  • 1.洋紫荊的花色最艷麗,五枚花瓣呈深紫紅色,雄蕊五枚,花期由十一月至翌年三月:
  • 2.紅花羊蹄甲有五枚淺粉紅色的花瓣,花瓣先端有較多皺摺,雄蕊三至四枚,花期由九月至十一月:

* 3.宮粉羊蹄甲【即是宮粉紫荊】有五枚粉紅色的花瓣,其中一枚有深紅色條紋,花期由三月至五月:

  • 4.白花羊蹄甲有五枚白色的花瓣,其中一枚有黃綠色條紋,雄蕊五枚,花期由三月至五月:

[3]

洋紫荊

羊蹄甲屬,學名Bauhinia blakeana,花大而艷,常綠喬木花葉同在,深秋開花,多分布在南方特別是嶺南。

洋紫荊花在中港台三地的中文名稱存在不同,我們不能單憑植物的中文名稱去確認植物的品種。要確認,最好是看它的拉丁學名, Bauhinia blakeana 就是洋紫荊的拉丁學名。

洋紫荊是香港市花,在中國內地叫紅花羊蹄甲。而香港所叫的紅花羊蹄甲,在內地則叫作羊蹄甲。在台灣,洋紫荊則被叫作艷紫荊。反而在台灣所叫的洋紫荊,就是在香港所叫的紅花羊蹄甲。

紫荊

蝶形花科紫荊屬,學名Cercis chinensis Bunee,別稱俗名籮筐樹,又叫紫珠。花小而密,先開花後長葉,初春開花,多分布在北方。是和上面的花完全不同的花。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