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紅葉藤(牛栓藤科、紅葉藤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圖片名
圖片來自 園林網

開花的種類——紅葉藤(牛栓藤科、紅葉藤屬植物)

是牛栓藤科紅葉藤屬植物,藤本或攀援灌木,高達25米,枝圓柱形,深褐色,無毛或幼枝被疏短柔毛。奇數羽狀複葉,連葉柄長4-23厘米,葉柄長1-7厘米。圓錐花序腋生,成簇,總梗3-6,長3-9厘米,無毛。果實彎月形或橢圓形而稍彎曲,長1.5-2.5厘米,寬0.7-1.5厘米,頂端急尖。花期4-10月,果期5月至翌年3月。 分布于越南、老撾、柬埔寨、斯里蘭卡、印度、澳大利亞(昆士蘭)和中國等國;在中國分布於台灣、廣東和雲南。生長於丘陵、灌叢、竹林或密林中,可達海拔800米。

紅葉藤是華南山區較為常見的一類藤本植物。其鮮紅色的嫩葉和果實具有非常好的景觀效果。根和葉:活血通經、止血止痛。用於閉經。葉:外用於跌打損傷、腫痛、外傷出血。


紅葉藤(學名:Rourea minor (Gaertn.) Alston)

紅葉藤
圖片來自 光影中國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紅葉藤
  • 拉丁學名:Rourea minor (Gaerth.) Leenh.
  • 別 名:紅葉秋樹、牛見愁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 目:薔薇目
  • 亞 目:薔薇亞目
  • 科:牛栓藤科
  • 屬:紅葉藤屬
  • 種:紅葉藤
  • 命名者及年代:(Gaertn.) Alston,1931

形態特徵

藤本或攀援灌木,高達25米,枝圓柱形,深褐色,無毛或幼枝被疏短柔毛。奇數羽狀複葉,連葉柄長4-23厘米,葉柄長1-7厘米,小葉片3-7片,通常3片,紙質,近圓形,卵圓形或披針形,頂端葉片稍大,卵圓形或長橢圓形,長3-12厘米,寬2-5厘米,先端急尖至短漸尖,基部闊楔形至圓形,兩側對稱稍偏斜,全緣,上下兩面均光滑,無毛,下面中脈突出,側脈5-10對,網脈明顯,未達邊緣前即網結,小葉柄長,毫米,無毛。

圓錐花序腋生,成簇,總梗3-6,長3-9厘米,無毛;花芳香,直徑1厘米;萼片卵形,長2-3毫米,寬1.2-2毫米,先端邊緣常被緣毛;花瓣白色或黃色,長橢圓形,長4-6毫米,寬1-1.5毫米,有縱脈紋,無毛;雄蕊長2-6毫米;心皮離生,長4毫米,無毛。果實彎月形或橢圓形而稍彎曲,長1.5-2.5厘米,寬0.7-1.5厘米,頂端急尖,沿腹縫線開裂;深綠色,干時黑色,有縱條紋,具宿存萼。種子橢圓形,長1.5厘米,寬0.6厘米,紅色,全部包以膜質假種皮。花期4-10月,果期5月至翌年3月。

繁殖方法

播種

種子於當年8月成熟時採集,選擇飽滿的種子沙藏,共140個;於第二年3月底播種,播種前冷水浸泡30分鐘,淺埋於溫室沙床區。種子經3-4天大量發芽,發芽率近85%。種植時不需進行特別的遮陰處理,注意淋水保濕,尤其是在中國華南區3月底,若晴天時沙床失水較快,需於早、晚補充水分。

扦插

因為河沙的質地疏鬆,具有適中的保水性和孔隙度,因此在沙池進行扦插。選擇整體生長健壯,已經木質化的二年生枝條,截取長約10厘米,有1-2片小複葉的一段,各30段;修剪其小複葉,僅保留靠近基部的2-3片小葉。分別使用50毫克/升和100毫克/升的NAA溶液浸泡30分鐘,再用竹枝先在沙床上插孔,插入約2/3深,插入後將沙按實,澆1次透水。根據天氣,10天內溫室的噴灌系統每天開1-2次,每次10分鐘,保持濕潤。1個月後約有80%生根,40天後約有70%的個體存活,部分因過於潮濕或不明原因基部發黑死去。

栽培技術

種植:種植場地在溫室附近的露天苗圃,以普通酸性紅壤為主,經過簡單的場地平整、去除雜草和起壟後,將實生苗和扦插苗直接定植。挖穴規格為15厘米×15.厘米×15厘米,株行距為0.5米×0.5米,樹立1排2米高的竹籬笆供其攀附。

施肥:野生紅葉藤生長於闊葉林中,林下土壤有一定厚度的落葉層和腐殖質,因此定植約1個月後潑灑1層塘泥於土壤表面。普通酸性紅壤和砂壤土上生長情況良好,覆蓋速度較快。

澆水:定植後正常早上澆水,約1個月後停止澆水。兩種紅葉藤均長勢良好,說明正常生長後僅靠自然水分就能生長良好,具有一定的耐旱能力。 [1]

主要價值

生態:生命周期較長,為木質化中型藤本,具有較強的抗風能力,可抵禦沿海區域的大風天氣

觀賞:紅葉藤是是華南區的鄉土植物,具有較強的適應性,不會造成生物入侵。同時,嫩葉、果實均具有良好的季相效果,株型也頗為疏散,具有良好的景觀效果。

藥用:紅葉藤根和葉:活血通經止血止痛。用於閉經。葉:外用於跌打損傷、腫痛、外傷出血

紅葉藤(中藥材)

為牛栓藤科植物小葉紅葉藤Rourea microphylla(Hook.et. Arn.)P.的莖、葉、根。分布於福建、台灣、廣東、廣西、海南、雲南等地。具有活血通經,止血止痛之功效。常用於閉經,跌打腫痛,外傷出血等。

性狀鑑別

莖近圓柱形,長短不一,直徑1-4cm,表面淡灰棕色,老莖具深或淺縱溝,往往附灰白色地衣。質堅硬。橫斷面木部淡棕色,有眾多小孔,皮部深棕紅色;老莖呈2-3層淡棕色與深紅棕色相間排列、斷續的同心環。氣微,味淡。葉片多皺縮或破碎,完整葉片卵形至卵狀長圓形,長2-4cm,寬0.5cm,先端漸尖而鈍,基部楔形至圓形,常偏斜,兩面無毛,全緣。葉近革質,氣微,味淡。

入藥部位:莖、葉、根。

性味:味微辛、甘,性溫。

功效:活血通經,止血止痛。

主治:閉經,跌打腫痛,外傷出血等。

相關配伍

治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用鮮葉搗爛外敷。(《廣西特色中草藥資源選編》)

用法用量根:9-15g;莖、葉:外用適量,煎水洗;或鮮葉搗敷。 [2]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莖切段或片曬乾;葉鮮用或曬乾。

附註:莖皮的纖維可編繩索;莖皮還可做外科藥用。

紅葉藤屬(學名:Rourea)

是牛栓藤科下的一個屬,為直立或攀援狀灌木植物。紅葉藤屬共有80-90種,分布於熱帶地區。中國有4種,產西南部至台灣,其中紅葉藤R. microphylla(Hook et Arn. )Planch. 最為常見,產南部至福建。

形態特徵

攀援藤本,灌木或小喬木。奇數羽狀複葉,經常具多對小葉,稀僅具1小葉。聚傘花序排成圓錐花序,腋生或假頂生,苞片卵狀披針形,小苞片披針形;花兩性,5數;萼片覆瓦狀排列,宿存,花後膨大並緊抱果基部;花瓣5,為萼片長2-3倍,無毛;雄蕊10,與萼片對生的,枚比與花瓣對生的5枚長,花絲基部合生,無毛;心皮5,離生,僅1枚成熟,被毛或無毛,花柱細長,柱頭頭狀,不明顯2裂;胚珠2,並生。蓇葖果單生,無柄,光滑或有微細的縱槽,無毛,沿腹縫線縱裂,稀在基部不規則撕裂。種子1枚,種皮光滑,全部或基部為肉質假種皮所包圍,無胚乳。

本屬模式種:紅葉藤Rourea minor(Gaertn.)Leenh. = Santaloides minus(Gaertn.)Schellenb.

直立或攀援狀灌木;葉為奇數羽狀複葉,很少單小葉;花兩性,5數,排成腋生或假頂生的圓錐花序;萼片5,覆瓦狀排列,外面被疏柔毛;花瓣5,長於萼片,無毛;雄蕊10枚,對萼的5枚長於對花瓣的5枚,花絲無毛,基部合生成1管;心皮5,分離,外面被粗毛,腹面無毛,花柱分離,柱頭頭狀;胚珠在每一心皮內2顆,並排,蓇葖僅1個成熟,基部為增大的宿萼所抱持,長橢圓形卵,背部彎拱,稍短尖,常有縱線條,腹面開裂,有種子1顆;種子有假種皮。 [3]

分布物種

小葉紅葉藤:Rourea microphylla (Hook. & Arn.) Planch. 小葉對數較多,通常7-17片。葉片先端漸尖,基部偏斜;果實長1厘米,寬0.5厘米。

長尾紅葉藤:Rourea caudata Planch. 小葉7-9片,葉片先端明顯長尾尖,基部不偏斜;果實較大,長2厘米,寬1厘米。

* 紅葉藤:Rourea minor (Gaertn.) Leenh. 小葉3-5(7)片,葉片通常長5-19厘米,寬3-8厘米;頂生小葉較大。

根供藥用,可以治痢,假種皮可以食用,莖纖維可作繩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