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太白貝母 (百合科、貝母屬植物))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太白貝母 (百合科、貝母屬植物))

是百合科貝母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株可達40厘米。葉通常對生,有時中部輪生或散生的,條形至條狀披針形,花單朵,綠黃色,無方格斑,苞片先端有時稍彎曲,但決不捲曲;花被片外三片狹倒卵狀矩圓形,花葯近基着,花絲通常具小乳突;蒴果棱上有狹翅。5-6月開花,6-7月結果。

太白貝母具有潤肺止咳、化痰平喘、散結消腫等作用,臨床廣泛應用於肺熱燥咳、肺陰虛等病症,其商品在民間作為川貝母使用歷史悠久。分布於中國陝西(秦嶺及其以南地區)、甘肅(東南部)、四川(東北部)和湖北(西北部)。生長於海拔2400-3150米的山坡草叢中或水邊。

目錄

太白貝母(學名:Fritillaria taipaiensis P. Y. Li)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太白貝母
  • 拉丁學名:Fritillaria taipaiensis P. Y. Li
  • 別 名:太貝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單子葉植物綱
  • 目 :百合目
  • 亞 目:百合亞目
  • 科  :百合科
  • 族  :百合族
  • 屬  :貝母屬
  • 組  :貝母組
  • 種  :太白貝母
  • 命名者及年代:P. Y. Li,1966
  • 保護級別:瀕危(IUCN標準)

形態特徵

植株長30-40厘米。鱗莖由2枚鱗片組成,直徑1-1.5厘米。葉通常對生,有時中部兼有3-4枚輪生或散生的,條形至條狀披針形,長5-10厘米,寬3-7(-12)毫米,先端通常不捲曲,有時稍彎曲。

花單朵,綠黃色,無方格斑,通常僅在花被片先端近兩側邊緣有紫色斑帶;每花有3枚葉狀苞片,苞片先端有時稍彎曲,但決不捲曲;花被片長3-4厘米,外三片狹倒卵狀矩圓形,寬9-12毫米,先端渾圓;內三片近匙形,上部寬12-17毫米,基部寬3-5毫米,先端驟凸而鈍,蜜腺窩幾不凸出或稍凸出;花葯近基着,花絲通常具小乳突;花柱分裂部分長3-4毫米。蒴果長1.8-2.5厘米,棱上只有寬0.5-2毫米的狹翅。花期5-6月,果期6-7月。

近種區別

該種很接近川貝母(Fritillariacirrhosa D. Don),主要區別點為該種內花被片匙形,最寬的地方在上部約4/5-5/6處,寬12-17毫米,近基部寬3-5毫米。川貝母則最寬在中部或上部2/3處,上部比下部寬度相差不超過一倍);在先端兩側邊緣有紫色斑帶。

繁殖方法

分無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無性繁殖是鱗莖整個或分瓣栽種,優點是提供種子快,最適用於培育種子田(如用於大面積商品生產成本高)。

鱗莖

建立種子田:在6~7月採挖鱗莖時,選直徑在2厘米以上的鱗莖做種莖,隨挖隨栽,栽後每年只須田間管理,不必翻栽,逐年就可收穫一定數量的種子。如種源不足,用直徑2厘米以上鮮鱗莖分瓣繁殖種子田,比用種子快。

整地:先清除地面雜草,撿去石塊、樹根,翻土30厘米深,碎細粑平。起吐面130厘米、溝寬30厘米畦備用,畦溝里的土暫不挖起,待栽好後再提溝土蓋於畫。

施基肥:每畝用腐熟的人畜類或地皮堆肥1000千克或鈣鎂磷肥、油餅等50-100千克作基肥,撒在畦面,用鋤頭拌勻,翻入士內、整平,橫挖行距10-12厘米,深10厘米的溝備用。

栽種:太白貝母栽種用條栽,栽吋太白貝母芽尖向上,鱗盤向下,不能倒栽,株距6厘米,深9厘米,栽入溝心。太深栽影響出苗。太淺了生長不好。每畝用鮮鱗莖100千克左右。

播種

採種:6月下旬或7月上旬太白貝母的果實成熟,其標準是種子干漿或外殼呈褐色,就將果實採回來,采時特別注意,不要把果殼弄破了,果實收回後,一定及時貯藏處理。方法是用過篩後含水量低於10%的濕潤腐殖質土。層果實一層土,貯藏環境是放在冷涼潮濕通風的房角或地洞內,經常檢查乾濕度,太幹了及時加濕土調劑濕度,不能用水淋,淋了種子要壞。種子不能曬千久存,當年收當年用,因為存放一年的干種子發芽率特別低,二年的干種子不發芽。

整地:苗床選陰濕環境的土壤,整地方法和要求與種子培育田同,但苗床表土特別要求細,均勻。

拌制種子灰:播種時,將貯藏的果實從腐殖質中選出(一般用種量每畝約1000個左右)輕輕弄開種殼,抖出種子(決不能用力搓破了種皮,以免影響發芽)。用10-20倍過篩細土或火灰拌成種子灰,待用。

播種方法:果實貯藏到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冬播,即當地冬季尚未凍土前播種,不宜夏播,因為夏播,是在暑天高溫季節,苗床不易保持水分,影響發芽和生長,次年出苗率低。苗床播種方法為了便於鋤草施肥,採用平溝條播為最好,條播溝心距12-18厘米,溝寬6-9厘米,深1厘米(以10厘米寬木方輕壓1厘米深為最方便),將種子均勻地播在溝內。種子播下後,要用腐殖質土或拌有肥料的過篩細土均勻地撒在種子上,厚度1厘米。最後用不帶種子的稻草或山草復蓋哇面保溫、保濕、防止鳥、蟲、獸害、冰凍及雜草叢生。

栽培技術

鱗莖栽種後管理

太白貝母鱗莖栽好後,用鋤頭挖起畦溝里的土打碎蓋於啦上,整成梳背形。從裁後第二年起,每年春季3月下旬在太白貝母出苗前用4100倍液「草甘膦」藥液,噴酒殺死野草(出苗後不能用,每畝用「草甘膦」2千克);4月上旬出苗後,人工及時除草,並用清水糞或尿素0.25千克加水50千克,施提苗肥(每畝用尿素10千克或清水糞1800千克)。4月中旬至5月下旬用人畜糞或化肥追肥1-2次(用肥量同前),施肥時注意不使肥料落在莖葉上,以免死苗。

播後管理

搭棚:太白貝母第1-2年生幼苗纖弱,非搭棚蔭蔽抗早和防冰雹不可。在播種後第二年三月出苗前,必須先揭去播種時復蓋的草,立即用小竹枝或樹條搭好,1米高,蔭敲度為50%的活動蔭蔽棚。蔭棚管理方法,平時注意檢修,在晴天蔭蔽,陰、久雨天揭棚練苗。只有搭好和管好蔭棚,才能提高保苗率。

除草:太白貝母苗1-2年時要重視除草工作,不除草,就不能保苗,不能保證產量。除草要除早、除小,除草時操作要細心,不仿苗。如翻出小太白貝母立即用手指栽下去。經 試驗證明:每年三月在太白貝母出苗前和七月倒苗後,應用4:100的「草甘朎」液噴酒,除草效果最好,節約工時,保苗率高。但太白貝母出苗後決不能用,如用要殺死太白貝母。 施肥培土:太白貝母每年施肥培土是保苗增產的關鍵,不可忽視。方法如下。

施提苗肥:每年4月中旬出鯊後用0,5%的尿素液施提苗肥一次(每畝用尿素75千克)。

施追肥:每年於5月上句用0.5%尿液施追肥一次(每畝用尿素10千克)。

施肥結合培土:太白貝母夏季倒苗後除盡雜草,每畝用人畜干糞25公擔施在苗床上,然後用細土復蓋培土1厘米厚,結合修補萌棚,保護越夏,10-11月再按上法施冬肥一次,以利越冬和次年春天出苗生長最好。。

建築安全圍籬:太白貝母為珍貴藥物,防治人畜為害極為重要,各地可因地制宜地建築籬或採用其它措施防範,不可忽視。

收穫加工

採收:太白貝母產品規格,以純淨,兩鱗片抱合緊實,內外粉白色為標準。要獲得高質產品,必須掌握好收挖鱗莖季節和乾燥方法。太白貝母鱗莖收挖時間,用種子繁殖的4-5年收挖最好,加工質量最高。採挖季節是太白貝母葉開始黃萎時或倒苗後,選晴天,挖起鱗莖,清除泥土,用水洗後,及時乾燥。

乾燥方法:當天挖回然鮮太白貝母,立即用硫磺熏後薄攤於竹蓆上曬乾,決不能在石板或三合土上暴曬,以一次能曬至半干,次日連續曬乾為好。如遇雨天,必須改用炕。烘烤溫度在40-50℃內,溫度超過要糊化(變成油子),影響質量。曬炕過程中,太白貝母外皮未達粉白前不宜翻動,翻早了要變黃,影響光澤。乾燥後裝入麻袋搖動,搓脫泥沙殘根,色白即可。

包裝運輸:用竹簍或木箱裝好,每件重量50千克為度,以便貯運。太白貝母容易生蟲,吸潮,要常檢查,發現生蟲,立即用硫磺熏,潮濕立即烘曬,密封。

病蟲防治

病害:太白貝母在夏天多雨季節有立枯病、猝倒病,發病前後用波爾多液防治。5-6月有根腐病,要注意土壤排水,及時拔除病株。用5100石灰水灌植株四周,防止擴散。

蟲害:太白貝母在每年4-7月有金針蟲、土蠶、金龜子幼蟲等咬壞植株。被害植株地上部份奘,用手輕拔,苗與鱗莖脫離,挖出鱗莖有損傷或無損傷。

防治方法:經試驗,在蟲危害時用1:30的煙叫水灌入植株周圍的土中,防治效果較好(每畝用煙葉25千克熬成原液75千克,用時加水,比例為1:30)

獸害:野雞、野兔、山老鼠(地拱子)危害太白貝母鱗莖和植株。

防治方法:野雞、野兔用槍打,山老鼠用挖汋、套捕或箭殺。各地可因地制宜進行防治。 [1]

主要價值

太白貝母性味苦幹,微寒,具有化痰潤肺止咳平喘消癰散結等功效。長期以來在陝、甘、寧、川、渝等省區被作為川貝母重要的地方習用品使用,廣泛用於臨床藥用實踐。現代研究表明認為太白貝母還具有抗菌、抗炎、鎮靜、鎮痛、心血管活性抗血小板聚集潰瘍癒合、抗腫瘤等現代藥理學作用。太白貝母臨床上主要用於肺熱咳嗽咳痰不爽支氣管炎、肺陰虛等病症。

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瀕危。例如《中國陝西省中藥材保護和發展實施方案(2016-2020)》中藥材重點保護品種。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IUCN)中,保護級別為瀕危(EN)。

《中藥大辭典》:太白貝母

拼音注音:Tài Bái Bèi Mǔ

別名:尖貝

英文名:Taipei Fritillary Bulb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太白貝母Fritillaria taipaiensis P.Y. Li的鱗莖。

生境分布:生於海拔2400~3150m的山坡草叢中或水邊,主產陝西、甘肅、四川、湖北。 [2]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30~40cm。鱗莖直徑1~1.5cm。葉對生,有的中部兼3~4枚輪生或散生,條形至條狀披針形,長5~10cm,寬3~7(~12)mm,先端有的稍彎曲。花單朵,每花有3枚葉狀苞片,苞片先端有時梢彎曲,但絕不捲曲;花被片6,長3~4cm,綠黃色,無方格斑,通常僅在花被片先端近兩側邊緣有紫色斑帶;外輪3片狹倒卵狀矩圓形,寬9~12mm,先端渾圓;內輪3片近匙形,上部寬12~17mm,基部寬3~5mm,先端驟凸而鈍,蜜腺窩幾不凸出或稍凸出;花葯近基着,花絲通常具小乳突;花柱分裂部分長3~4mm。蒴果長1.8~2.5cm,棱上的狹翅寬0.5~2mm。花期5~6月,果期6~7月。

性狀:鱗莖扁卵圓形或圓錐形,直徑0.6~1.2cm,高4~8mm。表面白色,較光滑。外層兩枚鱗葉近等大,頂端開裂,底部平整。味苦。

化學成分:含生物鹼等。

功能主治:同暗紫貝母。

摘錄 《中藥大辭典》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太白贝母 (百合科、贝母属植物))的相关视频


挖野生貝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