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梁樂音(1910----1989)

廣東人,出生於日本。自幼喜愛音樂,尤其對廣東民樂鑽研頗深。擅拉高胡、板胡、二胡等樂器。留學日本其間,曾隨日本音樂家學習作曲及音樂理論。

回國後不久即在上海從事電影配樂及歌曲創作。他為影片《博愛》所寫的《博愛歌》合唱曲奠定了其從事電影音樂的基石。但此歌因宣揚兼愛和平主義,在抗戰時期頗受爭議。之後他又先後創作了《交換》、《賣糖歌》、《戒煙歌》、《笑的讚美》等流行一時的電影插曲。

梁樂音的音樂曲調優美,常帶有亞熱帶的韻味。其作品在國語流行音樂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上海淪陷時期,梁樂音任中華電影公司音樂組主任。

50年代起梁樂音移居香港,繼續從事電影音樂及歌曲的創作。這一時期的主要作品有《月兒彎彎照九州》、《未識綺羅香》、《分離》、《梅花》等。

1953年參與拍攝了電影《戀歌》,扮演葛維基一角。並創作了片中所有插曲。

1956年還和堂弟梁哲夫合作編劇並導演了電影《苦海鴛鴦》。

1957年後到台灣定居。在台期間他不但創作了膾炙人口的歌曲《生命如花籃》。還致力於國語流行音樂的發展和人才的培養。包括鄧麗君吳靜嫻等歌手都接受過他的歌唱訓練。

1966年3月,梁樂音帶鄧麗君上"台視"《藝文夜談》訪談節目,讓鄧麗君得到一次在電視上亮相的機會。

1966年4月5日,流行歌曲研究社在台灣成立,梁樂音主持了開幕式。

1975年參加香港"75年度香港流行曲創作邀請賽。發表作品《醒獅舞曲》。

主要作品有: 《博愛歌》,作詞:李雋青;演唱:周璇;電影《博愛》主題歌(1942年)

交換》,作詞:李雋青;演唱:周璇;電影《漁家女》插曲(1943年)

賣糖歌》,作詞:李雋青;演唱:李香蘭;電影《萬世流芳》插曲(1943年)

戒煙歌》,作詞:李雋青;演唱:李香蘭;電影《萬世流芳》插曲(1943年)

紅歌女忙》,作詞:李雋青;作曲:&嚴工上;演唱:周璇;電影《鸞鳳和鳴》插曲(1944年)

笑的讚美》,作詞:陳蝶衣;演唱:周璇;電影《鳳凰于飛》插曲(1945年)

月兒彎彎照九州》,作詞:李雋青,演唱:鄧白英;電影《月兒彎彎照九州》主題歌(1952年)

未識綺羅香》,作詞:盧一方;演唱:白光;電影《歌女紅菱艷》插曲(1953年)

分離》,作詞:李雋青;演唱:李香蘭;電影《神秘美人》插曲(1957年)

梅花》,作詞:李雋青;演唱:李香蘭;電影《神秘美人》插曲(1957年)

歌舞今宵》,作詞:李雋青,;演唱:李香蘭;電影《神秘美人》插曲(1957年)

生命如花籃》,作詞:李雋青(年代不詳)[1]

目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