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榮縣第三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
柘榮縣第三中學柘榮三中是一所年輕的學校,它是全縣最大的一所初級中學,位於城關上城外墩洋竹家溪旁的東獅山腳下,創辦於1993年秋,原屬城郊學區附設初中,創辦之初,學生僅80多人,兩個教學班,分設在城郊中心校和城關小學校內。
歷史沿革
1997年10月遷至現校址,從城郊學區分離出來,獨立設置,命名為城郊初中。
1999年,縣一中初、高中分離,成為省重點獨立高中,城郊中學因勢擴容,更名為柘榮三中,承擔城關小學和城郊學區所有適齡少年的初中階段義務教育任務。
2005年,縣委、縣政府對城關中學的布局進行調整,縣二中初、高中分離,獨立設置職業技術學校,三中承擔城關地區及城郊鄉所有適齡少年的初中階段義務教育任務。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經過幾年的擴容之後,學校辦學規模迅速擴大,現有50個教學班,2500名學生,200位教職員工,在編教師175人,擁有大專學歷的占100%,具有本科學歷的占68%。
師資力量
學校有中學高級教師30人,中學一級教師69人,湧現出一批省、市、縣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其中省級骨幹教師1人,市級骨幹教師24人)。學校現有校園面積40畝,建築面積11500平方米。
學校加強教師集體備課、作業批改、聽課、開課、課研活動等過程的檢查和督促,將結果納入教代會通過的《柘榮三中教師年度工作評估方案》中,落實過程管理,學校班子成員深入第一線參與聽課和檢查,規範教學行為,抓實校本教研,提高課堂效率,提升教師教學水平。廣大教師在聽評課活動中研究、解決問題,交流成功經驗。學校還通過整合公開課教案和「15%共享教案」並匯編成冊、匯編骨幹教師教學論文、完善優秀課研組評選辦法、創辦《教育文摘》等措施,來落實教研過程,保存教研成果。
針對新教師多的情況,學校加強對新教師的培養力度。專門舉行新老教師結對子儀式,舉辦新教師階段性匯報課活動和課堂教學比賽,新老教師之間不斷交流合作,相互促進;為了提高廣大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學校主辦了許多大型校際教學研討活動,如「柘榮縣初中思想品德學科教學研討會」 、「柘榮縣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研討會」、 「新課程背景下的語文教學研討會」、「初三畢業班教學研討會」等;
鼓勵課研組「走出去」,先後有多個課研組教師分別到廈門、福安、福鼎、壽寧、古田、霞浦、周寧等地中學參觀、學習,擴大了教學交流與合作的空間。同時學校也通過「請進來」,邀請專家到校開講座和指導教學活動(如邀請市教師進修學院特級教師陳成龍,寧德一中特級教師劉玉,寧德市民族中學特級教師黃長虹,霞浦一中國家級骨幹教師[1]、省學科帶頭人王建華等)。此外,還開展了「送課下鄉」活動,為教師們的發展搭建平台,不斷提高專業技術水平。
學校在規範校本教研活動的基礎上,要求教師構建、創新自己的課堂教學模式,結合學校提出的「有效教、注重學、考查過」教學主題,鼓勵老師們積極參與教學改革和課題研究。
現在,柘榮三中教師正以嶄新的面貌,譜寫柘榮教育新篇章,開拓柘榮教育新未來。
辦學成果
學校始終堅持「面向全體,全面發展」的辦學宗旨,立足校情,形成了「育人工作人人做、課研工作從實做、各項活動創新做」的工作總體思路,堅持貫徹「讓學校美起來,讓學校動起來,讓學校和諧起來」的管理理念,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縣教育局的有力指導下,廣大師生奮發進取,教育質量穩步提升。
學校多年來均獲得縣教育質量獎,特別是2011年中考取得了新突破,上一中分數線人數達452人,創歷年新高,贏得了社會的普遍讚譽,學校也獲得了縣素質教育[2]督導評估一等獎;學生參加縣綜合文化素質競賽也取得良好成績。
參考文獻
- ↑ 骨幹教師的十種能力,讓你在教師的路上越走越順 ,搜狐,2020-01-22
- ↑ 素質教育是重點,備考重中之重有哪些?,搜狐,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