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板橋鎮(重慶市永川區)

板橋鎮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 板橋鎮

所屬地區:重慶市永川區

板橋鎮,隸屬於重慶市永川區,地處永川區北部,東、東南與茶山竹海街道接壤,西、西南與三教鎮相接,北與銅梁區接壤,距西三環三教道口8公里、永川城區27公里,區域總面積60平方公里。是永川區鄉村振興示範鎮、重慶市「一村一品」示範鎮 、重慶市歷史文化名鎮、重慶市農村綜合改革試點示範鎮、永川國家高新區北翼B區、全國第二批農產品深加工創業基地、首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 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板橋鎮境域建有板橋場;1992年9月,板橋、柳溪2鄉合併為板橋鎮。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板橋鎮常住人口為17190人。 截至2021年10月31日,板橋鎮下轄1個社區、11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板橋社區建新街19號。 2019年,板橋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5715萬元,比2018年增長4.7%;其中第一產業27034萬元,第二產業47900萬元,第三產業40781萬元。 [1]

目錄

位置境域

板橋鎮地處永川區北部,東、東南與茶山竹海街道接壤,西、西南與三教鎮相接,北與銅梁區接壤,距永川區人民政府駐地26千米, 距西三環三教道口8公里,區域總面積60平方公里 。

地形地貌

板橋鎮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地形以淺丘為主,海拔在355—405米之間,平均海拔380米。

地形氣候

板橋鎮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7.5℃;1月平均氣溫6.9℃,極端最低氣溫-2.9℃;7月平均氣溫26.5℃,極端最高氣溫40.5℃;最低月均氣溫7.5℃,最高月均氣溫29.0℃;年平均降水量1024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5—7月,6月最多。

水文

板橋水資源豐富,鎮內有幹流2條(小安溪河22公里、板橋河21公里),支流8條21.5公里,總計64.5公里。小安溪河、板橋河在轄區龍門灘村與銅梁區永嘉鎮交界處交匯,一路向北流向合川區,在距涪江匯嘉陵江的河口以上3公里處匯入涪江。鎮內河流水質穩定達到Ⅲ類。

自然資源

板橋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煤、天然氣、鐵礦、石英砂、白雲石石灰石、陶瓷黏土等。2011年,板橋鎮有耕地面積為3.3萬畝,人均0.94畝。 板橋鎮向東與茶山竹海相連接,氧含量高,有「天然氧吧」之稱。轄區樹木以桉樹、花椒樹等為主體,以柚子樹、李子樹、梨子樹、竹子為補充,綠化覆蓋率達到60%。通明村、本尊村、龍門灘村獲評「重慶綠色示範村」。 通明村入選「國家森林鄉村」。

人口

2011年末,板橋鎮總人口35041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917人,城鎮化率8.3%;另有流動人口4068人。總人口中,男性18596人,占53.1%;女性16445人,占46.9%;14歲以下5766人,占16.4%;15—64歲25638人,占73.2%;65歲以上3637人,占10.4%;以漢族為主,達34975人,占99.2%;有苗、壯、蒙古、侗、哈尼、土家、彝、回、布依、白、藏11個少數民族,共66人,占0.2%;超過10人的少數民族有苗、壯2個民族,其中苗族18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27.3%;壯族10人,占15.2%。2011年,板橋鎮人口出生率7.5‰,人口死亡率7.0‰,人口自然增長率0.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651.3人。 2017年末,板橋鎮常住人口為24845人。截至2018年末,板橋鎮戶籍人口為33838人。 根據永川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板橋鎮常住人口為17190人。

經濟

2011年,板橋鎮財政總收入1855萬元,比2010年增長19%,其中工商稅收398萬元;人均財政收入527元,比2010年增長20.5%。2011年,板橋鎮農民人均純收入8305元。 2018年,板橋鎮有工業企業50個,其中規模以上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個。2018年,板橋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6830萬元,其中第一產業26030萬元,第二產業44684萬元,第三產業36116萬元。 2019年,板橋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5715萬元,比2018年增長4.7%;其中第一產業27034萬元,第二產業47900萬元,第三產業40781萬元。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