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板帳[ bǎn zhàng ] 見'板帳錢',南宋時官府進行貪污勒索的一種名目。[1]

[]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中國古代上承北宋下啟元朝的封建王朝,由趙構創立,定都臨安,與北宋統稱為宋朝,共傳5世9帝,享國152年。南宋疆域北以淮水、秦嶺大散關(今陝西寶雞西南)一線與金為界,東南至海,西南至岷山、大渡河、金沙江及今廣西境。南宋時期人口在8000萬左右。

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被金朝所滅,南竄諸臣及南方宋大臣推康王趙構為帝,重建宋朝,年號建炎,建都於臨安府(今杭州)。南宋建立後,金軍不斷南下。南宋與金髮生過幾次較大衝突後,於紹興十一年(1141年),與金簽訂《紹興和議》,形成對峙的形勢。南宋後期抗蒙戰爭連年。1276年,元朝軍隊攻占臨安。1279年,8歲的小皇帝趙昺(bǐng)被大臣陸秀夫背着跳海而死,崖山海戰後,宋朝徹底滅亡。

南宋在政治和軍事等諸多領域都沿襲北宋,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軍事上開始軍事重建,雖然外患深重,統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經濟上外貿高度發達,重心完成了歷史性南移;思想學術和文化藝術高度發展,理學成型,確立了正統地位,並向海外傳播,形成了東亞「儒學文化圈」。

南宋開啟了中國社會的平民化進程,促進了市民階層的形成,推進了中華民族的大融合,在中華文明發展中具有文藝復興和經濟革命的意義,在世界歷史進程中同樣有着重要的地位。

南宋歷代皇帝:趙構趙昚(shèn)、趙敦趙擴趙昀、趙禥(qí)、趙顯、趙昰(shì)、趙昺。

宋朝幣制以通寶錢為主,通寶錢種類繁多,銅錢、鐵錢並行。宋真宗年間紙幣產生,名曰「交子」,代替錢鐵流通。

南宋詩(詞)人代表人物有楊萬里、李清照、辛棄疾、陸游等。

「南海一號」是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絲綢之路向外運送瓷器時失事沉沒的木質古沉船,沉沒地點位於廣東省台山市海域,於1987年在陽江海域發現,是中國內發現的第一個沉船遺址。截至2019年底,「南海一號」考古發掘項目共發掘文物近18萬件套。截至2020年5月,「南海一號」是世界上發現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遠洋貿易商船。

目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