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楊金海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楊金海1955年10月生,祖籍河南省林縣(今林州市),曾為鄭州大學哲學系77級本科生,華中理工大學(今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研究所85級碩士生,北京大學哲學系91級博士生,師從黃楠森教授。並相應榮獲哲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

任中央編譯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研究中心主任[1],中國馬克思恩格斯研究會秘書長,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人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校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2],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主要成員,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3]。曾任中央編譯局秘書長[4]

目錄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中央編譯局原秘書長

出生日期----1955年10月

出生地點----河南林縣(今林州市)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政府官員

主要成就----吳忠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畢業院校----鄭州大學,華中理工大學,北京大學

人物簡介

楊金海,中央編譯局秘書長,研究員,哲學博士,中央編譯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馬克思恩格斯研究會秘書長,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人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化工大學、鄭州大學、河南大學等校兼職教授,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主要成員,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

研究領域

主要研究領域: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發展史。

主要著作

主要著作有:《解放思想史話——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專題讀本》、《主體性和哲學基本問題》、《人的存在論》、《重讀〈共產黨宣言〉》、《哲學方法論綱》、《系統哲學》等;主要文章有:《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怎樣在實踐中發展馬克思主義》、《全球化研究的歷史、現狀和熱點問題》、《〈共產黨宣言〉在中國的翻譯、出版和傳播》、《〈共產黨宣言〉思想的形成與發展》、《人學研究的三步曲》、《系統哲學的回顧與前瞻》、《後本體論芻議》、《思維結構論綱》等。

相關信息

楊金海:從中國歷史的維度解讀中國共產黨三個成就的偉大意義

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創造了輝煌的三大成就,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的發展有重大意義!

在中華文化五千年的歷史上,曾經有過輝煌,有過太平盛世,漢唐盛世就是代表。當時中國的綜合國力是非常強的,但由於當時整個人類的生產力還不夠強大,中國並沒有和世界很多國家交往。今天,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通過90年的奮鬥,取得了巨大的輝煌成就,創造了新的太平盛世,堪比漢唐。當今是全球化時代,我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發展,不僅解決了13億中國人民的衣食住行問題,而且可以說是融通天下、惠及五洲了。90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取得的偉大成就,不僅對中華民族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對世界歷史的發展也具有重大的意義。正如胡錦濤總書記在講話中所說,這三件大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不可逆轉地結束了近代以後中國內憂外患、積貧積弱的悲慘命運,不可逆轉地開啟了中華民族不斷發展壯大、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進軍,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歷史的中國面貌煥然一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90年來,中國社會發生的變革,中國人民命運發生的變化,其廣度和深度,其政治影響和社會意義,在人類發展史上都是十分罕見的,堪比西方文藝復興。

楊金海:六中全會吹響中華文化復興的號角

近代以來,由於受內外反動勢力的壓迫,我們的文化一直處於弱勢狀態。怎麼樣振興我們的中華文化,中華文化的新路何在,一直是有識之士在探尋的問題。這種探索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從太平天國尋求基督教文化到改良派的改良主義文化,直至孫中山資產階級革命思想都是不成功的。辛亥革命失敗之後,許多有識之士進一步從思想文化上反省,認為中華民族不僅應該學習西方的器物文化、制度文化,更多的是應該學習西方先進思想文化。新文化運動興起之後,特別是十月革命之後,中國有識之士最後選擇了馬克思主義的文化,自此中國的文化建設才有了光明的前途。我們黨成立後,十分注重先進文化建設。毛澤東在延安時期第一次全面地論述了新民主主義文化,在《新民主主義論》中全面闡釋了新民主主義文化的本質和內涵,那就是要建設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建設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新中國成立後,我們在推進經濟建設、民主政治建設的同時要大力推進文化建設。改革開放之後,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大力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和培養「四有新人」等;江澤民同志提出了先進文化建設;胡錦濤同志提出了和諧文化建設。這些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這次會議進一步全面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綱領、路線和方針政策,並把它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建設緊密聯繫在一起,作為一個系統來考慮,使得文化建設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楊金海:編譯局「中央智囊團」定位的歷史緣由

楊金海說,從歷史上來看,中央領導同志歷來對編譯局工作非常重視。建國初期,毛主席就給編譯局的工作予以充分的肯定。改革開放以後,鄧小平同志、江澤民同志、胡錦濤同志都對編譯局工作給予親切的指導。特別是十六大之後,分管編譯局工作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同志到編譯局視察,並做了重要的指示,對編譯局的發展方針、原則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這讓我們對編譯局的定位更加清楚,就是要當好黨中央的思想庫、智囊團。

2015年11月楊金海卸任中央編譯局秘書長。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