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翻譯出版委員會辦公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翻譯出版委員會辦公室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翻譯出版委員會辦公室[1],早在1964年,周恩來總理指示,要促成英國李約瑟(Joseph Needham)博士編着的《中國科學技術史》的翻譯和出版,並由中國科學院中國自然科學史研究室(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的前身)負責具體組織這項工作。1975年科學出版社出版了《總論》、《天文》、《數學》、《地學》等共7分冊的初譯本。1986年,李約瑟着作翻譯出版項目再次啟動,由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盧嘉錫擔任「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的翻譯出版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為此成立「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翻譯出版委員會辦公室」,具體組織這套書的翻譯和出版。從1990年開始,科學出版社與上海古籍出版社合作,先後出版第一卷《導論》、第二卷《科學思想》等卷冊,到2019年已經出版15冊。

辦公室主任:姚立澄

相關資訊

中國科學技術史

主要從歷史基礎、發展歷程、基礎科學領域的探索與成就和高新技術的成就這四個方面進行分析。

歷史基礎

近現代科學技術在中國的發展經歷了艱難而又去曲折的過程。不應否定洋務運動在中國科學技術發展中的歷史作用,正是洋務運動開始了近代西方科學特別是技術在中國的傳播。但是由於清朝統治的腐敗,歷經30餘年的洋務運動以失敗而告終。幾乎與此同時,日本的明治維新卻獲得了成功。1868年的明治維新,建立了帶有日本特點的君主立憲制的明治政府。明治政府成立以後,開始大規模引進近代科學技術,並逐漸開始了日本科學技術的革命與改造,創造出適合日本國情的新的科學技術與生產管理的方法。從1886年到1900年是東方式的日本產業革命的展開時期。中日甲午戰爭以後,日本從戰爭中獲得了巨額賠款,又得到了中國的資源和市場,大大推進了日本的工業化,科學技術也同時取得了迅速發展。日本明治維新的成功與中國洋務運動的失敗形成了鮮明對照,實踐證明了沒有社會制度的根本變革就不會有近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也就沒有國家的近代化和工業化。

發展歷程

以階級鬥爭為綱、曲折前進的三十年(公元

新中國成立後,百業待興,從1949年開始了國民經濟的恢復時期

為了適應未來建設的需要,必須培養各種專門人才

1952年國民經濟恢復以後,提出了過渡時期總路線,在這條路線的指導下,國家制定了第一個五年計劃,確定了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戰略方針,開展了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同時把「引進技術」作為發展科學技術能力的方向

「一五」計劃完成後,中國的工業技術力量已經比較可觀。1956年是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史上值得紀念的一年,提出了「向科學進軍」的號召。也是同年,中共中央把「百家爭鳴」作為科學技術發展的方針。

十二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大躍進」時期是科學技術發展的重大轉折時期。調整時期科學技術發展標誌的三大成就:核技術、航天技術、人工合成胰島素。

基礎探索與成就

新中國成立以來,科學研究的主要精力只能集中在與經濟建設緊密相關的應用領域。特別是由於現代自然科學[2]的基礎研究需要強大的實驗手段的支持,限制了基礎研究的探索領域。隨着我國國力的增強、實驗手段的逐漸加強,基礎研究才得以在多種領域全面展開。

高新技術成就

空間技術

地球衛星

1970年4月24日,中國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獨立完成研製和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從東方紅1號成功發射至2005年,我國依靠自己的力量研製並發射了10多種類型、60多顆人造地球衛星,這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量的變化,而是中國空間科學事業發展史上質的飛躍。

中國運載火箭

中國自主研製了12種不同型號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適用於發射近地軌道、地球靜止軌道和太陽同步軌道衛星。截至2005年4月,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共進行了84次發射,成功的將90餘顆中國和外國製造的衛星、4艘神舟無人飛船和神舟5號載人飛船送上太空。從1996年~2005年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已經連續42次獲得發射成功。

航天發射中心

中國已建成酒泉、西昌、太遠三個航天器發射中心,中國航天器發射中心能完成國內發射任務,又具有為國際商業發射服務和開展其他國際航天合作的能力。

載人航天

中國的載人航天研究成果驕人。1975年,我國成功地發射並收回了第一顆返回式衛星,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繼美國和前蘇聯之後第三個掌握了衛星回收技術的國家,為我國開展載人航天技術的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核技術

我國的核技術研究始於1955年初,1964年10月成功試爆第一顆原子彈震驚了世界,使中國成為繼美國、前蘇聯、英國後第四個掌握原子彈的國家。1967年6月後又成功地進行了首次氫彈空爆試驗。1971年9月中國的第一艘核動力潛艇下水。「兩彈一脡」尖端武器設備的成功,標誌我國進入核大國行列,增強了國防實力和綜合國力,成功地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與核訛詐。並使我國在一些原屬空白的重要科技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縮短了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差距。

激光技術

激光作為一種具有方向性好、高亮度、高質量、單色性好、相干性好等多項優異特點的新光源,被廣泛應用於醫學、工業、國防、通信等領域,成為當代高新技術的代表之一。1960年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產生。1961年,在王之江教授的帶領下,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成功研製了我國第一台紅寶石激光器。1964年我國用激光演示傳送電視圖像,並實現了遠距離通話。1965年5月激光打孔機成功地用於拉絲模打孔生產。1965年6月激光視網膜焊接器進行了動物和臨床實驗。1965年12月研製成功激光漫反射測距機,1966年4月研製出遙控脈衝激光多普勒測速儀,用於國防工程。我國初期的激光技術的發展速度是很快的,與當時的國際水平接近。

新材料技術

新材料作為高新技術的基礎和先導,應用範圍極其廣泛,涉及人類生活各個方面,在國民經濟中也占有着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並以其高性能、多功能、低成本等特點而備受推崇和高度重視。我國對新材料的研究開發及應用給予高度重視,促進新材料技術成果的廣泛應用,主要表現在加大新材料成果的轉化,先後在各地批准興建了一批頗具規模的新材料產業基地,在稀土永磁、人工晶體、超導材料納米材料等領域的開發,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世界上5家大型鋰離子電池企業中,我國占了2家。

計算機技術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在美國誕生,當時我國的科學大師華羅庚、錢三強等人就開始思考計算機在我國的發展前景。1951年起,他們開始聚集相關領域的人才,加入到計算機事業的行列中。1956年我國制定12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將計算機技術列入優先發展項目,中國科學院成立了計算技術、半導體、電子學及自動化四個研究所。1958年,在前蘇聯專家幫助下,我國研究成果每秒運算2500次的數字式電子計算機——103機,次年又研製出每秒運算10000次的104機。我國自行設計的第一個編譯系統也於1961年試驗成功。1964年,我國研製出每秒運算50000次的電子管計算機,這是當時運算速度最快的電子管計算機,但當時美國等先進國家已轉入研製晶體管計算機。同年,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慈雲桂教授等人自行研製了我國第一台晶體管計算機——441B機,每秒運算達8000次。次年,441B改進到每秒運算20000次。1973年我國自行研製的集成電路計算機150突破了每秒運算百萬次大關,該機的操作系統也由北京大學自行設計完成。

參考文獻

  1. 辦公室崗位職責,搜狐,2022-10-15
  2. 自然科學發展概述 ,搜狐,2020-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