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平像吾友宣老所藏宣示寂久矣余因歸朱方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images/0/05/%E6%9C%A8%E5%B9%B3%E5%83%8F%E5%90%BE%E5%8F%8B%E5%AE%A3%E8%80%81%E6%89%80%E8%97%8F%E5%AE%A3%E7%A4%BA%E5%AF%82%E4%B9%85%E7%9F%A3%E4%BD%99%E5%9B%A0%E5%BD%92%E6%9C%B1%E6%96%B9%E9%81%87.jpeg)
《木平像吾友宣老所藏宣示寂久矣余因歸朱方遇》是北宋吳則禮的作品之一。作者生年不詳,卒於宋徽宗宣和三年。
他與陳師道等有詩文唱和,對黃庭堅推崇備至。所以,他也接受了蘇軾詞風[1]的影響。他有《江樓令》云:
憑欄試覓紅樓句。聽考考,城頭暮鼓。數騎翩翩度孤戍,盡雕弓白羽。平生正被儒冠誤。待閒看,將軍射虎。朱檻瀟瀟過微雨,送咸陽西去。
“ |
布襪元不破,霜雪遮頭顱。 政自要老丑,肯剃頷底須。 經卷聊關身,帳座種種無。 安用古銅瓶,捉以高鼻奴。 草鞋掛龍床,九州一蚍蜉。 如何是木平,初落斤斧歟。 龐眉宣道人,緬想骨已枯舊炊玉粒飯, 洗缽獨我呼。跛跛遷臣歸, 飢面黧且癯。至今說法處, 井索纏轆轤。唐時李衛公, 鑄鐵為浮圖。此塔有壞滅, 是事端勿渝。 |
” |
— [北宋]吳則禮 |
作者簡介
吳則禮,(公元?年~1121年)字子副,號北湖居士,興國州永興(今湖北陽新)人。以父蔭入仕,元符元年(1098年)為衛尉寺主簿,官至值秘閣,知虢州。吳則禮主要仕歷皆在北宋後期,卒於宣和三年(1121年)。
主要作品
秦樓月(送別):悵離闋。淮南三度梅花發。梅花發。片帆西去,落英如雪。新秦古塞人華發。一樽別酒君聽說。君聽說。胡笳征雁,隴雲沙月[2]。
江樓令(晚眺):憑欄試覓紅樓句,聽考考、城頭暮鼓。數騎翩翩度孤戍。盡雕弓白羽平生正被儒冠誤。待閒看、將軍射虎。朱檻瀟瀟過微雨。送斜陽西去。
虞美人(對菊):真香秀色盈盈女。一笑重陽雨。不應解怯晚叢寒。眼底輕羅小扇、且團團。吳雲楚雁渾依舊。更把金英嗅。鮮鮮未恨出閨遲。自許平生孤韻、與秋期。
虞美人(送晁適道):夜寒閒倚西樓月。消盡江南雪。東風明日木蘭船。想見陽關聲徹、雁連天。斜斜洲渚溶溶水。端負青春醉。平安小字幾時回。空有暗香疏影、隴頭梅。
減字木蘭花(寄田不伐):星星素髮。只有鳴笳樓上發。看舞胡姬。帶得平安探騎歸。故人漸老。只與虎頭論墨妙。懷抱難開。快遣披雲一笑來。
減字木蘭花:梅花未徹。付與團團沙塞月。端欲捐書。去乞君王丈二殳。貂裘錦帽。盤馬不甘青鬢老。底事偏奇。細草平沙看打圍。
減字木蘭花:河西春晚。獨有柳條來入眼。塞外斜斜。不道欺寒紅杏花。邊笳初發。與喚團團沙塞月。雁響連天。誰倚城頭百尺欄。
減字木蘭花(寄真寧):團團璧月。今夜廣寒真秀髮。何處吹笙。催得清霜滿鳳城。淮南好夢。鏡里星星還種種。猶記銀床。曾為涼州喚玉觴。
減字木蘭花:淮天不斷。點綴南雲秋幾雁。白露沾衣。始是銀屏夢覺時。別離懷抱。消得鏡中青鬢老。小字能無。煩寄平安一紙書。
減字木蘭花:斑斑小雨。初入高梧黃葉暮。又是重陽。昨夜西風作許涼。鮮鮮叢菊。只解凋人雙鬢綠。試傍清尊。分付幽香與斷魂。
減字木蘭花(簡天牖):九年離別。夢裡相逢端怕說。攜手河梁。雁淮天如許長。鱸魚正美。白髮季鷹聊啟齒。後夜江干。與把梅花子細看。......
視頻
木平像吾友宣老所藏宣示寂久矣余因歸朱方遇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淺談蘇軾詞風,參考網,2020-08-13
- ↑ 秦樓月(送別)原文|翻譯|賞析_吳則禮古詩,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