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衛五
木衛五 |
![]() |
中文名 :木衛五 分類 :衛星 發現者 :愛德華·埃默森·巴納德 |
木衛五(Amalthea),是已知的離木星第三近的天然衛星,一顆外形不規則的衛星,於1892年9月9日愛德華·埃默森·巴納德用利克天文台的一台直徑91厘米折射望遠鏡[1]發現了它,它是最後一顆直接用肉眼觀測發現的衛星。國際天文協會以希臘神話中一個用山羊的奶養育宙斯的仙女的名字阿馬爾塞來命名。
目錄
衛星簡介
木衛五,是已知的離木星第三近的天然衛星,1892年9月9日愛德華·埃默森·巴納德用利克天文台的一台36英寸(91厘米)折射望遠鏡發現了它,它是最後一顆直接用肉眼觀測發現的衛星(後來的發現一般都是使用照片或其它方式),它也是伽利略·伽利萊1610年發現的四顆木星衛星後第一顆被發現的木星衛星。1979年3月,「旅行者」1號空間探測器發現木衛五呈淺灰色,上面有一個長約130公里、寬200~220公里的微紅區域。木衛五與其它三顆木星的內層衛星被規於同一個族。木衛五是其中最大的。
國際天文協會將它授名為Amalthea(阿馬爾塞)。在希臘神話中,阿馬爾塞是一個仙女,她用一隻山羊的奶養育了宙斯(木星)。請注意除木衛五外,羊神星(113號小行星)也被稱為Amalthea。
基本特性
軌道特性
平均半徑:181,400 km
偏心率:0.0031
公轉周期:11h 57.4m
交角:0.388°
行星:木星
物理特性
平均直徑:166.9 km
質量:2.08±0.15×1018 kg
平均密度:0.857±0.099 g/cm3
表面重力加速度:0.020 m/s2
反照率:0.090±0.005
表面氣壓:0 kPa
物理特性
木衛五輻射出的熱量比它接受到的太陽光的能量要高,這可能是它內部在木星的磁場中感應的電流[2]導致的。木衛五與其它三顆木星的內層衛星被規於同一個族。木衛五是其中最大的。木衛五的公轉和自轉周期相同。和木衛一一樣像大多數的木星衛星,木衛五同步自轉,它的長軸直指木星。
木衛五具有特別小的密度——大致與冰的密度相當,雖然在它的成分中沒有很多冰。因此科學家認為,木衛五不是一個整體結構,而是一大堆太空卵石,這些卵石因引力作用而相互聚集在一起。在某些情況下,相鄰的卵石僅會輕輕地相互碰撞,而彼此之間仍是真空。很有可能,木衛五最初是一個整體結構,但後來因與小行星撞擊才被打碎成一堆卵石。
外觀形態
木衛五的外形不規則,它的三個軸的長度分別是250×146×128公里,它的長軸指向木星。它的表面上有環形山,與它的大小相比,其中最大的潘的直徑達100公里,深8公里;另一個環形山(蓋亞)直徑80公里,深度比潘可能深一倍。木衛五上還有兩座山,它們比其它部分高出20公里。木衛五是太陽系內最紅的一個天體,它甚至比火星還要紅。它的紅色來自木衛一上火山噴發出來的硫。在木衛五主要的斜坡上還有一塊塊綠色的地方,這些顏色的來由還不清楚。1979年3月,「旅行者」1號空間探測器發現木衛五呈淺灰色,上面有一個長約130公里、寬200~220公里的微紅區域。
科學研究
伽利略號探測器於1989年10月開始其木星探測旅途的伽利略號探測器,於2011年首次飛過了距離木星最近的衛星木衛五,完成了對木星高輻射內磁氣圈的科學探測活動。木衛五的引力可能對飛船的無線電發射產生干擾,這有可能幫助科學家了解到木衛五的質量和結構。這也是伽利略號的最後一項科學探測活動。不過由於在接近木星表面時所遭遇的超強輻射干擾,伽利略號停止了一切正常運行,系統進入「安全」模式。探測器所採集到的全部資料必須等到技術人員重新啟動系統之後才能被送回到地面遙控中心。
伽利略號以160公里的距離飛越木衛五的上空。伽利略號曾30次接近木星的其他衛星,但是飛抵木衛五軌道尚屬首次。伽利略號飛抵木衛五時,飛越木衛五數秒鐘後,伽利略號進入了木衛五的「蛛網環」(Gossamer Ring)。隨後飛船穿越木星的內磁氣圈,這裡充滿了各種帶電粒子,輻射十分強烈。科學家指出,探測飛船所採集到的數據將有助於更深入地揭示木星內磁氣圈的「秘密」;研究木星「神秘」的光環可以幫助解釋木星為何沒有能夠成為恆星,也將有助於工程技術人員設計功能更為強大的探測飛船。
參考文獻
- ↑ 天文望遠鏡的「長短變遷」,背後是科技與需求的雙重演進 ,搜狐,2024-11-26
- ↑ 電能是什麼?它是靠電流輸送的嗎?也許你全錯了!,搜狐,2021-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