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曼哈頓謀殺疑案

曼哈頓謀殺疑案
圖片來自gimy

曼哈頓謀殺疑案》是1993年由伍迪·艾倫執導,伍迪·艾倫、黛安·基頓主演的懸疑喜劇電影。該片劇情來源於《安妮·霍爾》的一個早期劇本[1] ,講述一對夫婦發現他們的鄰居死於突發心臟病,但不久後又看見她「死而復生」,於是開始調查事情真相的故事。影片結尾的鏡面橋段是對奧森·威爾斯的電影《上海來的女人》的致敬[2]。本片是艾倫與基頓第八次,也是最後一次的電影合作。

目錄

劇情簡介

拉里和卡羅爾夫婦認識了新鄰居浩斯和麗蓮夫婦,兩人熱情的邀請他們到家裡喝咖啡,浩斯熱情的地讓拉里看自己的郵票,但拉里卻對此沒有興趣。而浩斯夫人則向卡羅爾講述自己和丈夫馬上就到結婚28周年了,兩人要出去旅遊。不料第二天晚上,浩斯夫人麗蓮卻因為心臟病突然去世,拉里和卡羅爾只看到浩斯夫人被蒙着床單抬了出去。但是卡羅爾發現浩斯並不悲傷,反而顯得很高興,於是就對麗蓮的死亡起了疑心。

卡羅爾和拉里又到浩斯家做客,卡羅爾在浩斯家的櫥櫃裡發現了骨灰盒,但浩斯卻說已經將妻子埋葬了。卡羅爾從值班室偷了浩斯家的鑰匙偷偷跑到他家,浩斯突然返回,卡羅爾只好藏到床底下,卻聽到了浩斯的電話,原來浩斯有個情人海倫·莫斯。

卡羅爾求助她的朋友蒂得幫忙查找線索,拉里對於卡羅爾和蒂得在一起很敏感,於是他把專欄作家瑪西婭介紹給蒂得做女朋友。卡羅爾無意發現「已死」的麗蓮在公共汽車上,並沒有死。卡羅爾將這一切告訴丈夫,但是拉里對此並不相信,以為妻子的精神出了問題,但卡羅爾卻覺得這是最刺激的冒險遊戲。

卡羅爾和拉里守在飯店外面,果然發現麗蓮走進飯店。兩人跟進去卻發現麗蓮死在旅館裡,兩人急忙報警,等警察趕到屍體卻不見了。兩人十分沮喪,不甘心又去那間房間尋找線索,結果找到了麗蓮的戒指。兩人乘坐電梯時,電梯突然停了電,在試圖出去時卻發現麗蓮的屍體藏在電梯的上面,但趁着停電又被人拿走。兩人跟蹤可以得車輛一路追過去,卻發現麗蓮的屍體被扔進了高溫熔爐里。

拉里、卡羅爾、蒂得和瑪西婭四人在一起想出了一個辦法,偵探小說作家瑪西婭請海倫參加試演,她念的台詞被剪輯成打給浩斯的電話,內容是卡羅爾已了解內情,準備敲詐浩斯,結果證實浩斯就是兇手。但卡羅爾卻被保羅先行綁架,反向拉里勒索。拉里救出妻子,浩斯被舊情人達爾頓夫人擊斃。

原來整個事情的真相是第一次死去的並不是麗蓮,而是她的妹妹,火化的也是她的妹妹。麗蓮就假裝成自己的妹妹,侵吞了妹妹的家產。但是麗蓮又被浩斯給殺害,因為浩斯有了新情人海倫。但最終這一個設計完美的謀殺案卻被好奇的卡羅爾給識破。

影片評價

曼哈頓神秘謀殺案》中的許多素材都在導演希區柯克和奧遜·維爾斯的影片中出現過。該片的主題依舊不外 乎是死亡、性和不道德行為,伍迪·艾倫善於吸取無聲喜劇片的優點,然而配合自己一套帶有濃厚地方色彩的機智對白。但對於看不懂、不了解影片中的人物和環境的觀眾而言,伍迪的那種「內行人笑話」的幽默感確實很難理解,所以他的作品很受美國本國觀眾的歡迎。

該片沒有絲毫的矯揉造作,也沒有故意作出高姿態,片中具有笑鬧喜劇的特色,加上許多睿智的經典台詞,而伍迪·艾倫和黛安·基頓兩位冷麵笑匠的默契與詮釋更是恰到好處的給影片增添了一抹亮色(新浪娛樂評)

參考文獻

  1. Fine, Marshall. Woody's Take. USA Today (McLean, Virginia). August 18, 1993. 
  2. Pendreigh, Brian. A New York Story. The Scotsman (Edinburgh). September 6,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