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普蘭獐牙菜

中文名:普蘭獐牙菜

拼 音:pǔ lán zhāng yá cài

學 名:Swertia ciliata (D. Don ex G. Don) B. L. Burtt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綱: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亞 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目:捩花目 Contortae

科:龍膽科 Gentianaceae

亞 科:龍膽亞科 Subfam. Gentianoideae

族:龍膽族 Trib. Gentianeae

亞 族:龍膽亞族 Subtrib. Gentianinae

屬:獐牙菜屬 Swertia

組:寬絲組 Sect. Platynema

種:普蘭獐牙菜

分布區域:中國西藏及阿富汗、克什米爾地區、印度、尼泊爾、錫金

普蘭獐牙菜,龍膽目龍膽科植物,分布於阿富汗克什米爾地區、印度尼泊爾錫金[1]

目錄

普蘭獐牙菜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30-48厘米。莖直立,常帶紫色,四棱形,從下部起分枝,枝斜升。葉無柄或有短柄,葉片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0.8-4.5厘米,寬0.3-2厘米,先端急尖,邊緣外卷,基部鈍,葉質薄,具明顯的3-5脈,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圓錐狀復聚傘花序多花,開展;花梗細絲狀,長達2.5厘米;花5數,直徑1-1.2厘米;花萼綠色,與花冠近等長,裂片略不等大,在花時反折,披針形,長5-6毫米,寬1.5-2毫米,先端漸尖,邊緣深紫色,背面中脈深紫色,明顯突起;花冠污紫色,在花時平展或反折,基部具環狀的深色暈,裂片卵狀披針形,長6-7毫米,先端漸尖,基部具1個半圓形、裸露腺窩,腺窩之上具2個深色斑點;花絲深紫色,下部極為擴大,並聯合成短筒包圍子房,花葯藍紫色,橢圓形,長約1.5毫米;子房具短柄,披針形,花柱細瘦,長3-4毫米,柱頭頭狀。蒴果具短柄,卵形,長7-10毫米,具宿存的花柱;種子淡黃色,近球形,直徑約0.3毫米,表面有突起或近平滑。染色體2n=20。花果期7-9月。

普蘭獐牙菜生長環境

主要生長於海拔3600-3700米的山坡、水溝邊。

普蘭獐牙菜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西藏西南部。模式標本采自喜馬拉雅地區。阿富汗、克什米爾地區、印度、尼泊爾、錫金也有分布。

普蘭獐牙菜主要價值

功能用途有醫藥:【藏藥】蒂達:全草用於黃疸型肝炎,病毒性肝炎《藏標》。蒂達:全草主治肝炎,黃疸型肝炎,肝膽疾病《民族藥志一》。功用同川西獐牙菜《藏本草》。帕蒂(baltig):用於黃疸性肝炎,病毒性肝炎,膽囊炎。

參考來源

  1. 普蘭獐牙菜,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