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晚熟臍橙安全優質高效適用生產技術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晚熟臍橙安全優質高效適用生產技術針對我國三峽庫區柑橘品種結構、熟期優化和鮮食產品多樣化的實際需求,因地制宜,科學合理髮展晚熟臍橙,在我國柑橘品[1]種結構調優和延長柑橘鮮果供應期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柑橘果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目錄

一、技術名稱

晚熟臍橙安全優質高效適用生產技術

二、技術概述

(一)研發背景

其安全優質高效生產技術是集成標準化建園、科學土肥水管理、合理整形修剪、花果調控、病蟲害綠色防控、果實適期採收、樹體越冬綜合管理等技術,形成晚熟臍橙優質高效栽培技術體系,達到提高品質、節本增效的目的。該技術形成省級地方標準 1 項、專利[2]3項。

(二)技術要點及參數

1、重點發展區域。晚熟臍橙品種發展主要集中在海拔300米以下的低山河谷地區即長江幹線及庫區庫灣沿線。

2、高接換種。高接植株樹齡以20年以下為宜,且要求樹體生長健壯,無病蟲危害,與換接品種親和力強。品種以倫晚、紅肉臍橙等晚熟品種為主。高接換種時間選擇春、秋季,春接在3~4月進行,秋接在8月下旬~10月上旬進行。高接時要堅持因園、因樹制宜原則,合理進行清砧,均勻分布嫁接點及芽頭。並按照及時檢查成活率、及時解綁鋸砧、及時抹芽摘心、及時增肥補養、及時病蟲防治等「五及時」要求抓好高接後的管理。

3、果園改造。針對成齡密植鬱閉臍橙園,採用密度改造、樹體改造或者二者結合的方法,調節果園通風透光度,把密植園改為稀植園,使通風透光良好。(1)密度改造。對株行距小於2米×4米的橘園應進行密度改造,當株距在2米以下時,採用隔株間伐進行改造;當行距在3米以下時,採用隔行間伐進行改造;根據實際情況,坡地果園每畝保留永久樹80株左右,平地果園每畝保留永久樹60株左右。(2)樹體改造。對樹冠高度大於3.0米,樹體結構紊亂或者行間枝條交接的橘園進行樹體改造。以開心形樹形為主,採用開天窗回縮修剪的方法,大冠改小冠,以打開光路,提高通透率。對修剪的大枝幹塗白進行保護。

4、科學施肥。依照土壤類型和柑橘所需營養元素豐缺指標,採取測土配方進行施肥。推廣施用生物有機肥,合理增施無機肥,適量補施微肥。一般全年進行地下施肥兩次, 5月底-6月上旬增施一次有機肥加高效複合肥,1.5~2斤/株;越冬肥在10月上中旬施入,肥料以生物有機肥為主或施柑橘專用複合肥,每株成年結果樹可施用生物有機肥1.5~2千克或柑橘專用複合肥0.5~1.0千克,若遇乾旱施肥應結合灌水。

5、合理灌溉。柑橘在春梢萌動及開花期(3~5月)兌水分敏感,當田間持水量低於60%就要及時進行灌溉。春旱在花期和幼果期每10天灌水一次,以保證樹體正常抽枝展葉、開花結果。同時,應結合地面覆蓋,即可達到保墒節水目的。灌水方式有噴灌、滴灌、溝灌、穴灌、滲灌等方式。灌溉要求水分須浸透根系分布的土層。

6、花果調控。因樹制宜,推行疏花疏果技術,合理調節花果量。在3月下旬和4月上旬合理控制花量,以多花樹疏花,少花樹疏梢為主,使營養枝和結果枝比例控制在接近1:1,達到生殖生長和營養生長的平衡。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進行疏果定果,重點疏除病蟲果、畸形果、特大特小果等,以實現穩產優質目標。

7、綠色防控。以堅持推行「經濟、便捷、安全、高效」病蟲防控技術為重點,以保護環境、提高生產安全水平為主體,優先採取果園掛燈、樹幹掛袋、樹冠掛黃板等物理、生物綠色防控措施。數量一般為每50畝掛1台頻振燈、每畝掛黃色粘蟲板30張,每株樹掛捕食蟎1袋,每3~5株樹掛糖醋液罐1個。

8、越冬綜合管理。(1)巧施越冬肥。晚熟柑橘後期施肥要做到「冬肥秋施」,控施氮肥,增施磷鉀肥。即於10月上中旬增施一次越冬肥。肥料以生物有機肥為主、合理配施一定量的柑橘專用複合或復混肥,每株成年果樹可施用生物有機肥 1.5~2千克或柑橘專用複合或復混肥 0.5~1千克,若遇乾旱施肥應結合灌水。(2)灌足果園水。進入冬季,一般10~15天無降雨,葉片開始萎蔫,即要對果園進行灌溉,灌溉時要做到一次性灌足、灌透,並及時進行收墒覆蓋。(3)慎用保果劑。在晚熟柑橘生產中,不提倡使用激素類藥品為宜,若冬季遇強降溫、降雪等惡劣天氣,需施用但必須控制施用濃度,一般1克80%晶體2,4-D兌水35~40千克為宜。(4)做好防凍措施。一是覆蓋防凍。即若遇強降溫惡劣天氣,為保護越冬果實,可採取樹冠覆膜或單果套袋、地面覆草等措施防凍。二是主幹刷白。三是園內熏煙增溫。四是適量疏果,降低樹體負載量,確保樹體安全越冬和正常生長。

(三)技術示範推廣情況

2017年「晚熟臍橙安全優質高效適用生產技術」 被遴選為農業農村部主推技術。2017年以來在三峽庫區湖北的秭歸、興山、巴東,重慶的巫山、奉節、雲陽等柑橘產區進行示範、推廣,獲得良好效果。目前該技術正在晚熟柑橘主產區大面積推廣應用。示範推廣面積10萬畝,顯著提升了晚熟臍橙果實品質,每畝增收節支3500元以上,年新增效益達到3.5億元,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採用生草栽培、肥水一體化以及物理、生物綠色防控技術,減施化肥農藥用量,減少了面源污染,有效保護了三峽庫區生態環境。

三、適宜區域

晚熟臍橙品種須集中在臍橙優勢區域發展,在湖北境內,重點集中在三峽庫區的秭歸、興山和巴東,並要求在海拔350米以下的低山河谷地區即長江幹線及庫區庫灣沿線種植,在海拔350米以下的背陰地、平地、低洼地均要綜合當地土壤和氣候後選擇性種植。海拔350m以上、400m以內的陽坡地選擇適宜的小氣候適當種植。

四、注意事項

1、晚熟臍橙應選擇適宜區域栽植,果實越冬注意防寒防凍栽培,採用套袋、地面或樹冠覆膜,避免果實受凍,減輕果實枯水的發生。

2、山區果園建立蓄水池,注意防止春旱,實施果園生草栽培,保持水土和提高果園土壤有機質。

3、按照無公害生產技術要求,選用低毒、高效農藥,嚴禁使用劇毒、高殘留農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