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晉書·王恭傳出自於《晉書》,中國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齡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記載的歷史上起三國時期司馬懿早年,下至東晉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劉裕廢晉帝自立,以宋代晉。該書同時還以「載記」形式,記述了十六國政權的狀況。原有敘例、目錄各一卷,帝紀十卷,志二十卷,列傳七十卷,載記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後來敘例、目錄失傳,今存一百三十卷。 [1]

目錄

原文

王恭,字孝伯,光祿大夫蘊子,定皇后之兄也。清操過人,自負才地高華,恆有宰輔之望。謝安常曰:「王恭人地可以為將來伯舅。」起家為佐著作郎,嘆曰:「仕宦不為宰相,才志何足以騁!」因以疾辭。俄為秘書丞,轉中書郎。除吏部郎,遷中書令,領太子詹事。孝武帝深相欽重,時陳郡袁悅之以傾巧事會稽王司馬道子,恭言之於帝,遂誅之。其後,帝將擢時望以為藩屏,乃以恭為平北將軍、兗青二州刺史、假節,鎮京口。及帝崩,道子執政,寵昵王國寶,委以機權。及赴山陵,罷朝,嘆曰:「榱棟雖新,便有《黍離》之嘆矣。」

或勸恭因入朝以兵誅國寶,恭乃遣使與殷仲堪、桓玄相結,抗表京師曰後將軍國寶得以姻戚頻登顯列不能感恩效力而專寵肆威將危社稷昔趙鞅興甲誅君側之惡臣雖駑劣敢忘斯義表至,內外戒嚴。道子收國寶,賜死,深謝愆失,恭乃還京口。譙王尚之說道子,藩伯強盛,宰相權弱,宜多樹置以自衛。道子乃以王愉為江州刺史,割庾楷豫州四郡使愉督之。由是楷怒,遣子鴻說恭曰:「尚之專弄相權,欲假朝威貶削方鎮,及其議未成,宜早圖之。」恭以為然,復以謀告殷仲堪、桓玄。玄等從之,推恭為盟主,剋期同赴京師。

朝廷使元顯及王殉等距之。元顯使使說恭司馬劉牢之,啖以重利,牢之乃斬顏延以降。因恭曜兵,輕騎擊之。恭敗,收送京師,道子於建康倪塘斬之。臨刑,神無懼容,謂監刑者曰:「我暗於信人,所以致此,原其本心,豈不忠於社稷!但令百代之下知有王恭耳。」恭自在北府,以簡惠為政,家無財帛,唯書籍而已,為識者所傷。及玄執政,上表理恭,詔贈侍中、太保,諡曰「忠簡」。(節選自《晉書·王恭傳》)

譯文

王恭,字孝伯,是光祿大夫王蘊的兒子,定皇后的兄長。他有過人的高尚節操,自負才能超拔門第高貴,一直有做輔弼大臣的願望。謝安常說:「憑王恭的才品和門第,將來可以做一方諸侯。」王恭最初拜官為佐著作郎,他感嘆道:「做官不做宰相,才能志向怎麼能得到施展呢!」於是稱病辭謝不就。不久拜為秘書丞,轉任中書郎。任吏部郎,升為中書令,兼任太子詹事。孝武帝十分倚重他,當時陳郡人袁悅之以奸巧狡詐侍奉會稽王司馬道子,王恭將此情況告訴了孝武帝,孝武帝就誅殺了袁悅之。

後來,孝武帝打算提拔當時有威信聲望者為藩國長官,便任命王恭為平北將軍、兗青二州刺史、假節,鎮守京口。等到孝武帝駕崩,司馬道子執掌朝政,寵信親近王國寶,把大權交付給他。王恭前往皇陵祭拜孝武帝,祭拜完畢,嘆道:「棟樑雖然還是新的,可已見亡國的徵兆了。」有人勸說王恭趁入京朝拜之機起兵誅殺王國寶,王恭於是派使者與殷仲堪、桓玄聯絡,上書京師,直言道:「後將軍王國寶憑婚姻連帶關係多次身居要職,卻不能感謝皇恩思圖效忠,竟然邀寵逞威,將危及國家。從前趙鞅興兵,誅殺國君身邊的奸惡之徒。

臣雖然才能低劣,但怎敢忘卻這樣的大義!」疏表傳至京師,內外戒嚴。司馬道子逮捕王國寶,賜他自盡,為自己所犯過失向朝廷謝罪,王恭才退兵返回京口。譙王司馬尚之勸說司馬道子,藩鎮諸侯強盛,宰相權勢削弱,應多扶植親信來保護自己。司馬道子就任命王愉為江州刺史,分割庾楷管轄之下的豫州四郡交給王愉統轄。由此引起庾楷的憤怒,庾楷派兒子庾鴻勸說王恭道:「司馬尚之專弄權術,想借朝廷聖威削弱諸侯勢力,乘其陰謀未成,應該儘早考慮對付他們。」王恭認為有理,又將自己的意圖決策轉告殷仲堪、桓玄。

桓玄等依從王恭,共推王恭為盟主,約定日期一同奔赴京師。朝廷派司馬元顯及王殉等抵抗王恭。司馬元顯派人遊說王恭的部將劉牢之,以重利誘惑他,劉牢之便斬殺顏延投降朝廷。趁王恭閱兵時,率輕銳騎兵攻擊王恭。王恭戰敗,被捕送達京師,司馬道子在建康的倪塘斬殺了他。王恭臨受刑時,毫無懼色,對監刑者說:「我王恭誤信他人,以致有今日敗局,但我的內心,豈是不忠於國家社稷!只希望百代之後人們知道我王恭這個人。」王恭身在北府,以簡易仁愛治政,家無錢財布帛,唯有書籍而已,為有見識者所感傷。及至桓玄執政,上表朝廷為王恭辯護申冤,朝廷下詔追贈王恭為侍中、太保,諡號為「忠簡」。[2]

作者簡介

房玄齡(579年~648年8月18日),名喬,字玄齡齊州臨淄縣(今山東省淄博市)人。

唐朝初年名相、政治家、史學家,隋朝涇陽令房彥謙之子。善詩能文,博覽經史。十八歲,舉進士出身,授羽騎尉、隰城縣尉。晉陽起兵後,投靠秦王李世民後,積極出謀劃策,典管書記,選拔人才,成為秦王府得力謀士之一。在隨李世民征戰時,凡王府書檄,駐馬即成,言簡意盡,不需起草。唐武德四年曾被招為「十八學士」之一。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封房玄齡為梁國公。官任中書令、尚書左僕射、司空等職,總領百司,掌政務達20年。參與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訂,監修國史,又曾與魏徵同修唐禮;調整政府機構,省並中央官員;善於用人,不求備取人,也不問貴賤,隨材授任;恪守職責,不自居功。同時負責國史館,先後監修成《高祖實錄》、《太宗實錄》、《晉書》。去世後,諡號「文昭」,後配享太宗廟廷。

武德九年(626年),謀劃「玄武門之變」,隨同杜如晦等五人居於首功。執政期間,房玄齡善於謀略,杜如晦處事果斷,並稱「房謀杜斷」,成為良相典範,累遷尚書左僕射、司空,受封梁國公,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病逝,追贈太尉,諡號文昭,配享太宗廟廷,陪葬昭陵。[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