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日喀則市人民醫院

日喀則市人民醫院(效果圖)原圖鏈接來自 中近網 的圖片

日喀則市人民醫院歷史悠久,始建於1955年10月15日,其前身是:1952年第十世班禪大師返藏的行轅醫療隊與同期到達日喀則的北京醫療隊匯集組成聯合醫療隊,隨後中央衛生部第一批援藏醫療隊以及來自祖國各醫學院校志願進藏的畢業生陸續匯集於此,海納百川,並最終形成現在的人民醫院。經過54年的滄桑歷程和艱苦奮鬥,已發展成為日喀則地區兼醫療、預防、保健、科研、教學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並榮獲國家級「愛嬰醫院」光榮稱號。

2017年末,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數達986649個,比上年增加3255個。其中:醫院31056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933024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19896個。與上年相比,醫院增加1916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增加6506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減少4970個(由於機構職能調整和資源整合,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減少4965個)[2]

目錄

基本情況

日喀則地區人民醫院占地面積8萬餘平方米,建築面積近3萬平方米,現有固定資產總額達到5000餘萬元,核定編制床位250張,實際開放床位達447張。擔負着生活在18.2萬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占西藏總人口1/4的18個縣(市)69萬人口的防病、治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等任務。年總診療人數達到10萬餘人次,健康體檢人數4000餘人次,收治住院病人6000餘人次。住院病人治癒率達到70%以上,危重病人搶救成功率達到92%以上,死亡率能夠控制在1.6%以內,年平均床位周轉次數達到20次左右,完成大小手術近3000多例。  

人才是興院之本。只有建成一支高素質的醫護人員隊伍,才能辦好一所醫院,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服務。全院在編職工348名。其中衛生技術人員279名,占醫院職工總數的72.7%;一線工作人員252名,占醫院職工總數80.01%;高級專業技術職稱11名,占衛生技術人員總數的4.1%;中級專業技術人員67名,占衛生技術人員總數的24.6%;初級專業技術人員137名,占衛生技術人員總數的48.5%。一大批年富力強、德才兼備的醫療骨幹當選為全國衛生系統模範、自治區學科帶頭人、日喀則地區先進工作者。  

設備是醫療的保障。為了讓高素質的醫護人員更好地發揮診療水平,醫院不斷加大設備投入,逐步引進、更新醫療設備。擁有CT機、CR、C型臂、高壓氧艙治療儀、彩色超聲診斷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宮腹腔鏡手術設備、24小時動態心電圖、纖維支氣管鏡、電子胃鏡等大中型現代醫療儀器設備。定期選派專業技術人員赴全國知名醫院進修學習,進一步提高醫療設備的使用水平。醫技人員之間學習氛圍濃厚,經常交流經驗。先進醫療設備的引進、優秀醫技人員的培養,大大提升了入院病人診斷和治療的準確性。  

日喀則地區人民醫院能夠開展具有各科室特色的主要專業技術項目,設有外科、內科、五官科、骨外科、兒科、婦產科、「120」急救中心、中醫科、檢驗科、傳染科、放射科、麻醉科、功能科、病理科、藥劑科等臨床科室。目前,全院共有8個職能科室、1個綜合門診、11個病區和「120」急救中心,達到了現代化醫院學科合理、門類齊全、醫技配套、功能完備的組織結構要求。  醫院成立以來,始終重視專科專病治療,特別是在老專家的言傳身教以及實行「請進來、走出去」的人才培養方法,一批學科帶頭人脫穎而出,近年來陸續開展了許多新業務,如:肺葉切除、肺包囊蟲囊外摘除術等胸外科手術及膽囊切除、胃大部切除、胰十二指腸切除、直腸癌根治等腹部外科手術;顱內腫瘤摘除、血腫清除等顱腦外科手術;人工股骨頭置換、脊柱結核病灶清除+植骨術等骨外手術;內科方面有較豐富的高原病診治能力,如高原反應引起的肺水腫、腦水腫、呼衰、心衰等;婦科方面能夠開展巨大子宮肌瘤摘除術等許多西藏地區屬難度較高的醫療技術項目。  

日喀則地區人民醫院在完成大量的醫療、保健任務的同時,積極開展教學、科研工作,培養基層醫療單位的衛生技術人員,承擔醫學院校實習生的帶教工作任務。每年在各類醫療期刊雜誌上發表10餘篇學術論文,促進了我院的學術科研的進一步發展;開展10多項新的醫療技術項目,填補了我地區多項新技術領域的空白,很多項目在西藏地區名列前茅。  正是因為在軟、硬件方面不斷開拓進取,日喀則地區人民醫院已發展成為臨床、醫技、護理等專業學科較為齊全,以醫療為主、兼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綜合性二級甲等醫院和「愛嬰醫院」,並承擔着自治區級結防中心臨床部、西藏大學醫學院實習基地的工作任務。  

視頻

日喀則市人民醫院 相關視頻

日喀則市人民醫院院感科手衛生宣傳片
日喀則市人民醫院胸痛中心

參考文獻

  1. 2019年中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概況分析【圖】,中國產業信息網,2020-08-04
  2. 中國醫院數量規模發展現狀分析,中億財經網,202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