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無弊幼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無弊幼令

來自 網絡網 的圖片

無弊幼令 講的是晉朝的王羲之12歲時看到前朝的《筆說》,並請求父親給他看,之後書法大大提升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無弊幼令 [1]

釋 義 指王羲之被父親指導後書法提升

朝 代 晉朝

人 物 晉王羲之

​原文

晉王羲之,七歲善書,十二見前代筆說,於其父枕中竊而讀之。父曰:"爾何來竊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爾看用筆法。"父見其少,恐不能,秘之;語羲之曰:"待爾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請:"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兒之幼令也。"父喜,遂與之。不盈期月,書便大進。

詞解

弊:阻礙

幼令:小時候的聰明才智

善:善於

請:請求

盈:滿,過

竊:私下

遂:於是

爾:你

譯文

晉朝的王羲之,7歲就擅長書法,12歲時在父親的枕中見到前朝的《筆說》,就私下拿出來閱讀。父親說:"你為什麼來竊取我的秘密?"羲之笑而不答。他母親說:"他想看看用筆之法。"父親見他年紀小,怕他不能看懂,就不給他看。並告訴他說:"等你長大我再教給你。"羲之跪拜說:"現在就教給我吧,等我長大,恐怕會浪費我幼年時的才華啊。"父親大喜,於是就把書給他看並教導他書法的奧秘,不過數月,他的書法就有了很大的進步。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