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彩陶貼塑人紋雙系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彩陶貼塑人紋雙系壺新石器時代陶器,1974年出土於青海樂都柳灣墓地的一座墓葬中,現收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

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彩陶貼塑人紋雙系壺口徑9.2厘米,高33.4厘米;泥質紅陶,侈口,口沿外翻,短頸,鼓腹,腹下部內收,平底,腹中部有對稱的環耳;器正面自領至腹部有堆塑和彩繪相結合的裸體人像。

陶壺上貼塑人形,成了神秘觀念和生存豐產願望的載體,加重了它在氏族生活中的地位,也使它成為中國史前工藝中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這件彩陶壺是史前雕塑藝術的傑作。

流傳歷史

1974年出土於青海樂都柳灣墓地[1]的一座墓葬中,現收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

文物特徵

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彩陶貼塑人紋雙系壺,口徑9.2厘米,高33.4厘米,屬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壺用細泥紅陶製成。敞口鼓腹小平底,腹下部有雙耳。頸部略歪,正麵塑人頭像,其餘為曲折線。腹部兩耳上方繪兩大圓圈紋,其間填以網紋,前後又施有蛙紋。唯正面中部蛙紋略去,在空檔處浮塑彩繪人體像。人體正面全裸,頭部貼塑在壺頸上,五官齊全,招風耳和張着的嘴特別突出。手腳由泥條對稱貼塑,雙手經過仔細刻畫,兩足則較粗略,軀體上有突出的肚臍和雙乳,乳頭特意用黑彩描繪。女性生殖器官用雕塑完成,被誇張地放在軀體正中央,也是陶壺的正中位置。

製作工藝

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彩陶貼塑人紋雙系壺,器身施黑彩。器背面和兩側繪圓圈紋,圈內填網格狀紋飾。頭像部分就用了雕鏤、貼塑、刻畫繪畫等不同的藝術手法

文物價值

裸體浮雕彩陶壺融浮雕和繪畫的藝術手法於一身,在數以萬計的彩陶器皿中脫穎而出,被譽為稀世藝術珍品。這件彩陶壺是史前雕塑藝術的傑作。

文物寓意

在眾多遠古文化遺存中,人體造型藝術及其傳統是一個有趣而又帶點神秘色彩的話題。人是萬物之精,以人為模型塑造的作品,反映了原始人對自然世界的理解和創造。這件彩陶壺不是單純地塑造人體,而是將人形貼塑於壺上,可能具有更加複雜的意義。

特殊的圖案裝飾表明它不是生活用具,而是禮器或專門製作的葬具。一般認為這是一個集男、女為一體的兩性人,是一種男女同體的崇拜物,與遠古時期的薩滿有關。在薩滿教信仰中,兩性人往往是天和地、神與人的中介,具備溝通天地、人神的能力,可以將人的祈求、願望轉達給神,也可以將神的意志傳達給人[2]

視頻

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彩陶貼塑人紋雙系壺 相關視頻

舌尖上的中國:上溯至新石器時代的古老制陶方法,將古法流傳至今!
【聽文物講故事】彩陶藝術的巔峰——馬家窯文化彩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