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斑喉希鶥
原圖鏈接

斑喉希鶥[1](學名:Minla strigula)小型鳥類,體長14~17厘米。頭具羽冠,前額和頭頂羽冠金黃褐色,頭側灰黃色具黃色眼圈。頭具羽冠,前額和頭頂羽冠金黃褐色,頭側灰黃色具黃色眼圈。上體灰橄欖綠色,外側飛羽表面橘黃色、基部具黑色翼斑;內側飛羽表面淡灰色具黑色亞端斑和白色端斑。尾羽黑色,基部栗色,羽緣和羽端黃色。頰黑色,頦橘黃色,喉白色具黑色橫斑,其餘下體淡黃色。特徵突出,容易識別。中國還未見有與之相似的種類。常見的有好奇心的鳥,棲于山區闊葉林及針葉林的低矮樹木及樹叢。結群而棲並加入"鳥潮"。叫聲為含混的哨音chu~u~wee, chu~u~wee,第二聲下落,其他為上揚音;也有金屬般的chew聲。

目錄

形態特徵

斑喉希鶥的平均體重約為19.2克,體長約17.5厘米。雌雄羽色相似。前額、頭頂、枕和冠羽亮橙棕色或金黃色,頭頂後部羽毛基部中央灰綠或淡灰褐色;眼周有一淡黃色眼圈、眼先、臉、頭側、耳羽淡灰色或淡黃灰色,雜有黑色細斑紋、羽軸黃白色,形成箭狀條紋,髭紋和耳羽後部黑色。上體從背至尾上覆羽包括兩翅覆羽在內概為橄欖黃色或橄欖灰色。中央一對尾羽栗色或栗紅色、具寬的黑色亞端斑和窄的淡黃色端斑,從中央尾羽向外側尾羽黑色逐漸增多,栗色面積逐漸減少、淡黃色端亦愈寬,鄰近中央的兩對外側尾羽僅基部為栗色,其餘為黑色具寬的淡黃色端斑,到最外側尾羽外翈幾全為淡黃色、羽緣綴有橘紅色,內翈次端1/2長度亦為淡黃色,基部黑色,羽緣亦為淡黃色。翅上覆羽與背相似,小翼羽和大覆羽淡橄欖黃色,內翈略沾灰色,初級覆羽黑色;飛羽深灰或黑褐色,羽軸黑色,初級飛羽外翈基部橙黃色,內端部逐漸變為黃色,次級飛羽外翈基部邊緣深橘紅色,向端部逐漸轉為灰白色,內側次級飛羽外翈淡灰色,端部白色。頦橘黃色,喉白色或淡黃白色,羽端黑色構成橫斑或鱗狀斑;其餘下體淡黃色,胸部略暗而沾灰,兩脅橄欖灰色。

虹膜褐色,上嘴灰褐色或暗褐色,下嘴灰黃色或灰褐色,腳暗灰色。

大小量度:體重♂15~23g,♀15~20g;體長♂149~170mm,♀142~165mm;嘴峰♂11~14mm,♀11~12mm;翅♂61~72mm,♀63~67mm;尾♂67~82mm,♀64~81mm;跗蹠♂24~29mm,♀24~28mm。 [1] (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棲息地包括亞熱帶或熱帶的高海拔疏灌叢和亞熱帶或熱帶的濕潤山地林。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尼泊爾。

主要棲息於海拔1800~3500米的常綠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和次生林中,也棲息于山上部低矮樹林、楊樹林、竹林和灌叢。

生活習性

  • 習性:

繁殖期間成對活動,其他季節多成3~5隻或10餘只的小群,有時亦與其他希鶥混群。常在高大喬木樹冠層枝葉間、有時也在森林中下層和林下及林緣地區高的灌木枝頭活動和覓食。性活潑,行動敏捷,常頻繁的在樹枝葉間跳躍或飛翔,不時發出「久~違,久~違」的叫聲。

  • 遷徙:留鳥。
  • 食性: 主要以昆蟲為食,也吃植物果實和種子,其中夏季幾全以昆蟲為食。

繁殖方式

繁殖期5~8月。或許1年繁殖2窩。營巢於灌叢中,距地高1.5米,巢呈杯狀,外層主要由雜草和苔蘚構成,內墊有細草。巢的大小為外徑12cm,內徑5cm,高8cm,深4cm。每窩產卵3枚,卵藍色,大小為21mm×15mm,重3.9g。

地理分布

分布於不丹、老撾、中國大陸、越南、印度、泰國、緬甸、馬來西亞和尼泊爾。全球活動範圍約為815,000平方千米。 原生種分布地:不丹、中國、印度、老撾、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泰國、越南。

在中國主要分布於四川西南部會東、木里、布拖、鹽源、九龍,雲南西北部貢山、麗江、賓川、西部瀘水、盈江、龍陵、騰衝、鳳慶、永德、鎮康、瀾滄、景東,西藏東南部波密、易貢、南部樟木、珠穆朗瑪峰地區絨轄河谷等地。

種群現狀

全球種群未量化,但被描述為常見物種。斑喉希鶥在中國種群數量不甚豐富。

種群趨勢:下降。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The IUCN Red List):無危物種(LC),2012年評估。


參考文獻

  1. 斑喉希鶥. 每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