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教宗儒略三世

教宗儒略三世拉丁語Iulius PP. III;1487年9月10日-1555年3月23日)原名若望·瑪利亞·喬基-德爾-蒙泰(Giovanni Maria Ciocchi del Monte),1550年2月7日當選羅馬主教(教宗),同年2月22日即位至1555年3月23日為止。[1]

教宗
儒略三世
Iulius PP. III
羅馬主教
來自 新浪博客 的圖片
當選 1550年2月7日
就任 1550年2月22日
卸任 1555年3月23日(在位5年29天)
前任 教宗保祿三世
繼任 教宗才祿二世
個人資料
本名 Giovanni Maria Ciocchi del Monte
出生 (1487-09-10)1487年9月10日
意大利羅馬
逝世 1555年3月23日(1555-03-23)(67歲)
意大利羅馬
牧徽 儒略三世Iulius PP. III's coat of arms
參見其他以儒略為名的教宗

目錄

生平事跡

一、儒略三世教宗的譯名

儒略三世(Julius III)教宗,又譯猶理斯三世、尤里烏斯三世、尤利烏三世、猶利三世、猶利烏斯三世、朱理三世、朱利厄斯三世等。

二、儒略三世教宗的簡介

儒略三世教宗是意大利羅馬人,公元1487年9月10日出生,原名喬萬尼·馬里亞·喬基·德爾蒙特(Giovanni Maria Ciocchi del Monte)。公元1520年良十世(Leo X 1513~1521)任命他為帕維亞(巴味亞Pavia)主教;公元1536年保祿三世(Paul III 1534~1549)提升他為主教。1549年保祿三世駕崩後近三個月,德爾蒙特與次年的2月7日當選,登上聖伯多祿聖座,成為天主教歷史上的第二二一任教宗。公元1550年慶祝禧年,頒發聖年大赦。公元1555年3月23日在羅馬逝世。

三、時代背景

公元1545年保祿三世召開的特倫托會議,被迫中止,對新教問題並未解決,在德國等一些國家愈演愈烈,但在英格蘭卻出現反覆。瑪麗一世(Mary I 1516~1558 女王1553起)於公元1553年繼承英國王位,成為英國女王。公元1554年由於T·懷亞特領導的新教徒暴亂,瑪麗一世號召公民為她而戰。瑪麗一世戰勝懷亞特後,將其處死,下令恢復羅馬教會對英國教會的統治權,廢除亨利八世(Henry VII 1491~1547 國王1502起)否定教宗權利的一切法令和措施。同時她還將大肆處決參與暴亂者,約有300人被處於火刑(參見《EB》瑪麗一世條)。

四、繼續召開特倫托會議

保祿三世於公元1545年召開特倫托大公會議時,當時還是樞機的德爾蒙特儒略三世就與塞維尼(Cervini 1501~1555後為教宗馬塞錄二世Marcellus II 1555)和英國的波爾(Pole,Reginald 1500~1558)被任命大會主席。

儒略三世教宗接任後,於公元1551年5月1日繼續召開特倫托會議的第二階段(1551~1552)。本階段會議主要討論聖體、懺悔和終傅聖事問題:會議針對瑞士宗教改革者茨溫利(慈運理Zwingli 1484~1531)對聖體聖事的非議,肯定經過祝聖的餅酒,本質已經變為基督真正的體血;會議承認並確認告解聖事與終傅聖符合聖經的啟示(DS 1635~1719)。確定主教的權限和神職人員的紀律。

五、整頓教會

據《EB》介紹:儒略三世教宗登位就設法限制樞機主教的聖祿並整頓隱修院紀律。《歷代教宗簡史》也敘說:公元1552年9月16日儒略三世頒布了有關教會革新的事項:比如主教的行政組織、會士與教區神父的關係、隱修的規則、神職人員的服裝等。但由於薩克森的皇帝莫里斯(Maurice of Saxony 1521~1553)發動戰爭,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Charles V 1500~1558 皇帝1519~1556,西王稱查理一世 1516~1556)要應對戰亂,會議被迫耽擱。

六、關心耶穌會

依據《EB》的記錄:儒略三世教宗非常關心耶穌會,在羅馬成立培養德意志籍司鐸的德意志學院,也委託給耶穌會會士管理。

在傳教方面儒略三世教宗也重視耶穌會,耶穌會士聖師伯多祿·加尼削(St.Peter Canisius 1521~1597)在德國傳教,許多新教徒因他而回歸天主教。耶穌會士聖方濟各·沙勿略(St. Francis Xavier 1506~1552)前往印度、日本傳教,最後他想前往中國傳教時,不幸在廣東省的上川島死去(1552年)。

儒略三世也鼓勵方濟各會與多明我會前往美洲傳教。

七、贊成文藝

據《EB》與《歷代教宗簡史》記述:儒略三世教宗贊成文藝復興思想,整頓羅馬大學,興建聖安德肋教堂,指派塞維尼(Cervini 1501~1555),即之後的教宗馬塞錄二世 (Marcellus II 1555)管理梵蒂岡圖書館。公元1551年任命作曲家帕萊斯特里納(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 1525~1594)為聖伯多祿教堂唱詩班指揮,聘請藝術家米開朗琪羅(Michelangelo 1475~1564)為教堂建築設計師。

八、在位時間

儒略三世教宗於公元1550年2月7日至1555年3月23日在位,任期五年多,任內為教會作出巨大貢獻。

九、重要貢獻

1、公元1551年繼續召開特倫托大公會議(DS 1635~1719)。

2、整頓教會紀律,整頓羅馬大學及隱修院等。

3、支持傳教工作。

4、關注耶穌會的發展。

5、建設聖安德肋教堂。

6、重視文藝復興。

譯名列表

參考文獻

  1. Pontiffs. Holy See. [2019-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09)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