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劉伯溫故里《授經圖》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攻戰》旨在闡述採用進攻方式作戰時所應掌握的原則。《攻戰》出自明朝劉基的《百戰奇略[1]

它認為,進攻作 戰是以「知彼」為前提條件的。就是說,一旦了解到敵人有被我打敗的可能時,就要不失時機地向敵人發動進攻,這樣作戰沒有不勝。本篇引自《孫子兵法·形篇》的「可勝者,攻也」句,意思是說,敵人有可能被戰勝的時候,就應果斷採取進攻戰。

目錄

原文

凡戰,所謂攻者,知彼者也。知彼有可破之理,則出兵以攻之,無有不勝。法曰:「可 勝者,攻也。」① 三國魏曹公②遣朱光③為廬江太守,屯皖④,大開稻田,又令間人⑤招誘鄱陽⑥賊帥,使作內應。吳將呂蒙曰:「野田肥美,若一收熟,彼眾必增,如是數歲,操態見矣,宜 早除之。」 乃具陳其狀。於是,孫權親征〔皖〕,一朝夜至⑧,問諸將計策,諸將皆勸作高壘。 蒙曰:「治壘必曆日乃成,彼城備已修,外救必至,不可圖也。且乘雨水以入,若淹留經 日,水必向盡,還道艱難,蒙竊危之。今觀此城,不甚固,以三軍銳氣,四面攻 之,不移時可拔,及水以歸,全勝之術也。」吳主權從之。蒙乃薦甘寧為升城都督,率 兵攻其前,蒙以精銳繼之。侵晨進攻,蒙手執枹鼓,士卒皆騰踴自升,食時破之。既而 張遼至夾石,聞城已拔,乃退。權嘉蒙功,即拜廬江太守。

注釋

①可勝者,攻也:語出《孫子兵法·形篇》。

②曹公:即曹操

③朱光:馬本及唐本皆誤作「朱公」,今從王本及汪本。

④皖:即皖縣,廬江郡治,位於今安徽潛山。

⑤間人:即間諜。

⑥鄱陽:郡名。三國吳置。治所在今江西波陽。

作品介紹

《百戰奇略》原名《百戰奇法》,是明代軍事著作,作為一部以論述作戰原則和作戰方法為主旨的古代軍事理論專著[2]而問世,這無論是在明以前或是明以後,都是不多見的。因此,從其產生以來,就為兵家所重視和推崇,給予很高評價,並一再刊行,廣為流傳。明弘治十七年陝西布政使司左參政李贊,稱該書是「極用兵之妙」,在兵家視之。

《百戰奇法》是中國古代分條論述戰法的兵書。約成書於北宋末。明崇禎本《韜略世法》稱該書為南宋末謝枋得編輯,原作者已不可考。清雍正後被更名為《百戰奇略》,題明劉基撰,實系清人偽托。現有明刻本存世,10卷,3萬餘字[3]

視頻

攻戰 相關視頻

《虎豹騎》百戰奇略第一期:中國騎兵的發展歷程概述
《虎豹騎》百戰奇略第二期:中國騎兵的發展歷程·續

參考文獻

  1. 《百戰奇略》簡介,快照頁 - 搜狗百科,2019-11-05
  2. 在歷史長河中,世界上有哪些經典軍事理論和著作?,網易,2019-03-22
  3. 百戰奇法,豆丁網,200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