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抗日英雄李鑒恩:蒙蔽漢奸 扭轉戰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抗日英雄李鑒恩:蒙蔽漢奸 扭轉戰局,抗日戰爭故事。[1]

故事內容 

原圖鏈接抗日英雄李鑒恩

1916年,李鑒恩出生在棗莊街,時棗莊中興礦局(中興煤礦公司)已經開辦多年,中興公司駐地當時已是一派繁華。李鑒恩的父親兄弟四人皆做生意為生,以東西南北四個「景興」商號最為人知。李鑒恩弟兄三個,他家分得了南「景興」商號,人氣也是最旺。


1933年,棗莊中興煤礦公司創辦私立中興中學,兩年後改為中興職業中學。為了減輕家庭負擔,李鑒恩從職業中學畢業後,直接考入棗莊中興公司工作,謀取了一個月薪30塊銀元的財務會計職位,這在當時可算是高薪。


安逸的生活沒讓李鑒恩過多久,隨着盧溝橋的一聲槍響,抗戰爆發,日軍一路南下,寧靜的棗莊也未倖免,隨即棗莊學校停課,中興公司停產。日軍占濟南,吞滕縣,棗莊城危在旦夕,一天竟遭日軍12架飛機的輪番轟炸,百姓惶惶不安,中興公司也被迫南遷漢口。就在這時,不能正常上班的李鑒恩聽同學說國民黨的軍訓部長白崇禧要來棗莊特招一批回教青年加入黃埔軍校學習。國家有難匹夫有責,一腔熱血的李鑒恩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在棗莊回民協會的保舉推薦下,準備投考黃埔軍校。


1937年農曆11月中旬,21歲的李鑒恩眼含熱淚,告別即將臨產的妻子,然後看着母親叫了一聲娘,頂着凜冽的寒風,頭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門。


李鑒恩是帶着表侄李忠賢一起,輾轉來到廣西柳州,進入黃埔軍校第15期炮科學習的。


經過9個月艱苦的入伍生訓練,李鑒恩正式成為黃埔軍校六分校的一員,然後被分到貴州都勻炮校學習。


據李鑒恩生前回憶,最令他難忘的是,在他上黃埔軍校的時候,正值國共合作期間,作為共產黨方面的鄧小平曾給他上過課。鄧小平問:你叫什麼名字?他答:李鑒德(曾用名)。鄧小平說:你別起這個名字,我給你起個能文會武的名字吧,叫李斌。於是,李鑒恩開始使用李斌這個名字很多年。


1939年9月,日軍集結10萬兵力,分別從贛北、鄂南和湘北三個方向,向長沙方向發起進攻。時任第9戰區代司令長官的薛岳為保衛長沙,採取防禦湘北為重點,調動中國軍隊24萬多人參加此戰,於是,第一次長沙會戰爆發。此時的李鑒恩正好剛剛從黃埔畢業,便積極投入了這次會戰,並於一年後的9月,再次參加了第二次長沙會戰,屢建奇功。


長沙會戰結束以後,李鑒恩又參加了湘西會戰,在雪峰山一帶禦敵。一次在接受馳援武岡的戰鬥任務後,李鑒恩所在團途經湖南綦江冷水鋪停車吃飯,遇一個老百姓問:你是什麼部隊?李鑒恩答:炮30團。老百姓很驚訝:30個團呀?李鑒恩點了下頭。


經過三日夜疾馳,李鑒恩部傍晚到了武岡,迅速調整炮位,開始了猛烈射擊,敵人聞聽後,連夜撤退。原來日本人得到一重要情報,說此次國軍來者不善,竟來了30個炮兵團支援,為免受炮兵轟擊,只好悄悄撤離。因打響第一炮的就是李鑒恩,國民政府為他頒發了10萬元獎金!原來,那個在冷水鋪問李鑒恩的老百姓是個漢奸,多虧李鑒恩講來了30個炮團支援,才改變了戰局。


這裡還有個有趣的故事,日本鬼子宣布投降那天,李鑒恩他們興奮無比,就跑到飯店喝酒慶功。正遇見一個已經投降的日本軍官也到飯店吃飯,日軍軍官進去一看都是國民黨軍官,馬上深鞠一躬說,長官我可以在這裡吃碗麵嗎?李鑒恩站起身來,凜然道:吃飯可以,但你不能站着吃,更不能坐着吃,得蹲到門後邊去吃,因為你們在我們中國八年,作惡太多!那個鬼子軍官果然端了一碗麵,縮到一個牆角,滿面羞愧地蹲着吃完了一頓飯。


李鑒恩在抗戰期間經歷了許多險境,可謂充滿傳奇色彩。有次在街頭見兩個老百姓因用假銀元買東西發生爭吵,李鑒恩目睹後,自己就掏出來一塊真銀元給換了過來,後來參加長沙會戰時,他和兩個戰友站在一起,被鬼子打了冷槍,前後兩個人都不幸中彈犧牲,而鬼子的槍正好打在他身上的那塊假銀元上,得以保住了性命。有一次,日軍把他們團團包圍起來,上面飛機掃射,下面大炮轟鳴,殺得他們無處藏身,無奈只有強渡湘江。因為沒有船隻,他的衛士就找一根大樹幹當船,可是李鑒恩卻不會水,衛兵於是用一根繩子把李鑒恩捆在木頭上,總算渡過了湘江,躲過了圍追堵截。


李鑒恩不僅在戰場上是殺敵英雄,同時還是一位學識淵博的先生,改革開放以後,他讚嘆祖國大地日新月異,曾給鄧小平寫過一封信,讚揚改革開放,感嘆中國所發生的巨大變化。為了補貼家用,李鑒恩64歲到棗莊市老郵電局門口擺攤,給人代寫書信,而且一寫就是五六年,後來他用一首《八半吟》詩自嘲平淡心態:半因謀生半因玩,半為助人半為錢;半是自願半是迫,半覺心酸半覺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