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成語班門弄斧

目錄

班門弄斧

漢語成語,拼音是 bān mén nòng fǔ,意思是在魯班門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不自量力。出自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詩序》。 中文名 班門弄斧 拼 音 bān mén nòng fǔ出 處《王氏伯仲唱和詩序》注 音ㄅㄢ ㄇㄣˊ ㄋㄨㄙˋ ㄈㄨˇ近義詞布鼓雷門貽笑大方反義詞虛懷若谷自知之明知人之明.

成語出處

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詩序》:「操斧於班郢之門斯強顏耳。」宋·歐陽修與梅聖俞書》:「昨在真定,有詩七八首,今錄去,班門弄斧,可笑可笑。」 [1]

成語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賓語;含貶義,表示能力不如人

示例

先生大名如雷貫耳,小弟獻醜,真是班門弄斧了。(清·吳敬梓儒林外史》二八回) 聞得亭亭姐姐學問淵博,妹子何敢班門弄斧,同她亂談。(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十二回) 他居然在鋼琴大師面前炫耀琴技,真是班門弄斧。 採石江邊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來來往往一首詩,魯班門前弄大斧。明·梅之煥題李白墓[2]

成語故事

魯班戰國時代的魯國人。他是一個善於製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們叫他「巧人」,民間歷來把他奉為木匠的始祖。誰敢在魯班門前賣弄使用斧子的技術,也就是說,想在大行家面前顯示自己的本領,這種太不謙虛的可笑行為,就叫做「魯班門前弄大斧」,簡稱「班門弄斧」。這和俗語所說的「關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其實,「班門弄斧」這句成語在唐朝也有。文學家柳宗元在一篇序文中就有這樣一句:「操斧於班郢之門,斯顏耳!」意思是說,在魯班和郢人(也是一個操斧能手)的門前表現用斧子的本事,臉皮也太厚了。 這句成語有時也用作自謙之詞,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賣弄自己的小本領。 [3]

視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