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情滿太空—習近平與航天員的兩次通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情滿太空—習近平與航天員的兩次通話 【學習進行時】11月9日,習近平與神舟十一號航天員景海鵬、陳冬進行天地通話。在2013年6月,習近平曾與神舟十號的三位航天員進行過天地通話。習近平高度重視航天事業發展,對航天員在太空的工作、生活十分關心。新華網《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推出《情滿太空——習近平與航天員的兩次通話》,與您共同領會習近平對發展中國航天事業的關懷和信心。[1]

2016,第二次天地通話

「海鵬同志、陳冬同志,你們辛苦了。我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代表全國各族人民,向你們表示誠摯的問候!」總書記親切的聲音穿越茫茫太空,在天宮二號空間站內響起。

這是來自祖國的問候,來自地球的問候。

2016年11月9日16時25分,習近平與工作在天宮二號空間站的航天員景海鵬、陳冬連線通話。

如同親朋之間的拉家常,習近平非常關心兩位航天員的身體、生活狀況以及工作進展。

當聽到景海鵬說「身體很好,各項工作進展得也很順利」,陳冬說「已經適應了太空的失重環境,飲食起居都很正常,工作也在按計劃進行」,習近平表示「非常高興」。

習近平讚揚兩位航天員「團結協作、迎難克堅」,他說,「希望你們再接再厲、密切配合、精心操作,圓滿完成後續任務」。

能在太空中執行任務,是無尚光榮的,但其中也潛藏着很多已知未知的風險。因此,如2013年的第一次天地通話一樣,習近平此次通話,最後強調的還是盼望航天員們「勝利歸來」。

2013,第一次天地通話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號飛船成功發射升空,三位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將在「懸浮」太空的天宮一號中度過十幾天的生活。

三位航天員執行任務期間,正趕上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習近平為此專門指示有關方面,一定要讓航天員在太空吃上粽子,過一個有特殊意義的端午節。

發射當天,習近平親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為即將出征的航天員壯行。習近平指出,你們執行我國第五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承載着中華民族的航天夢,展現了中國人「敢上九天攬月」的豪情壯志。他對三位航天員圓滿完成任務充滿信心,他說:「預祝你們成功,期待你們凱旋。」

時隔十三天後,一直惦記着三位航天員的習近平來到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同他們親切通話。

從身體狀況到工作進展,從個人到家國再到航天夢,習近平噓寒問暖。親切真摯的話語,為三位航天員送去了最暖心的關懷。

當聽到聶海勝說三人的身體狀況都非常好時,習近平欣慰地說「很好」。細心的總書記還特意詢問第一次進入太空的張曉光、王亞平對太空的失重環境是否適應。

習近平高度肯定航天員「不畏艱險、勇於探索的意志品質」,他說:「這種寶貴的意志品質對全國人民都是啟示和鼓舞。」

「我在北京等候你們!」總書記對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說。短短几分鐘的通話,溫暖滿滿、信心滿滿。

兩次天地通話,變換的是時空,不變的是總書記對航天事業的重視,不變的是總書記對航天員的關切。

航天夢是強國夢

「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航天夢是強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航天事業,習近平始終高度重視。

十八大以來,我國航天事業邁出的每一步,都凝聚着他的關懷和期待。

神舟十號載人飛行,習近平高度評價,指出其圓滿成功「標誌着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階段完美收官」,「是我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進程中取得的又一重大歷史性成就」。他說:「載人航天事業的成就,充分展示了偉大的中國道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堅定了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決心和信心。」

嫦娥三號探月工程圓滿成功,習近平贊其「為我國航天事業發展樹立了新的里程碑,在人類攀登科技高峰征程中刷新了中國高度」,「把中華民族非凡的創造力刻在了人類文明發展的光輝史冊上。」

在習近平關心下,「中國航天日」正式設立,為的是「銘記歷史、傳承精神,激發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學、探索未知、敢於創新的熱情,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強大力量」。

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公司組建,習近平殷殷寄語,「為把我國建設成為航空強國而不懈奮鬥」。

從2003年楊利偉首次飛向太空,再到天宮二號空間站,十三年間,中國的航天夢不斷延伸。

正如習近平所說,「隨着中國航天事業快速發展,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會邁得更大、更遠」。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