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懷念爺爺(鄒晶晶)

懷念爺爺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懷念爺爺》中國當代作家鄒晶晶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懷念爺爺

讀高爾基的《童年》,深為其悲慘遭遇而鳴不平。回想自己在爺爺、奶奶身邊生活的童年時光,感覺自己是多麼幸運、多麼幸福,尤其是爺爺,多才多藝,他教我唱歌,給我講故事,許多往事至今仍然記憶猶新,我常常懷念那時與爺爺、奶奶共同走過的春夏秋冬。

兒時最盼寒暑假,因為此時可以回鄉下老家跟爺爺、奶奶生活一段時間,在老家可以認識好多的小夥伴,一起玩耍,做一些特別有趣的事,比如:去菜地摘黃瓜西紅柿、豆角,去莊稼地里掰玉米、摘甜瓜,去果園裡摘蘋果等等,這些都是在縣城裡體驗不到的。

老家院子裡有棵梨樹,每逢梨樹開花時,晶透的靈魂從樹葉中散落開來,蜂蝶飛舞,色彩耀眼,我仰起頭看着雪白的梨花,心裡想着過段時間就可以吃梨了。待到梨子成熟的時候,大大小小的梨子掛滿枝頭,它們長得像葫蘆,上小下大,皮很薄,肉多汁多,爺爺總會拿着一根長竹竿給我夠梨吃,我拿起一個大梨,別管髒不髒,迫不及待地咬一口,梨汁在嘴裡四散開來,真是又香又甜。

但是,讓我最期盼的還是每天晚上聽爺爺講故事。那時候鄉下的晚上總愛停電,一停電,奶奶便把提前准好的煤油燈點亮,屋裡頓時充滿了溫暖的光,這時候爺爺就會給我講故事,讓本來無聊的晚間充滿快樂。爺爺講的故事,我總是聽不夠,常常逗得我前俯後仰地哈哈大笑。這時奶奶在一旁冷不丁地說:「你爺爺又瞎編哩!」但我不理會奶奶說的,聽完一個,還要纏着爺爺再講下一個。爺爺看我非常期待的樣子,只好答應再講一個,講完才睡覺。我像雞啄食那樣使勁點頭,甭提多開心了。

在鄉下,爺爺算得上是一位多才多藝的人,他老人家寫得一手好字,打得一手好算盤,會吹口風琴、拉手風琴、唱歌等等,至今我還能哼唱幾句爺爺教我唱的歌:「咱們工人有力量,嘿!咱們工人有力量,每天每日工作忙,嘿!每天每日工作忙,蓋成了高樓大廈,修起了鐵路煤礦,改造得世界變呀嘛變了樣……」

記憶中的爺爺,非常慈詳,總是那麼和藹可親,但有次暑假因為練習冊被我不小心弄丟了,作業無法完成,爺爺第一次對我發起了脾氣,我當時就嚇哭了。在學習上,爺爺對我要求很嚴厲,但是這種「嚴厲」的背後更多的是關愛,他想讓我多學些知識和本領,長大後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

2002年初,爺爺病了,醫院診斷為肝癌晚期,他臉色蠟黃,身體越來越消瘦。我當時在鄭州工作,雖然工作很忙,但心裡始終放不下對爺爺的牽掛,幾乎每月都要請假回沈丘鄉下老家看望爺爺。開始幾次從老家離開的時候,爺爺總是拖着生病的身子把我們送到村頭,我們走了一會,不禁回頭看看,遠遠地看到爺爺還站在村頭朝我們張望。最後一次我回來看望爺爺時,他已經病入膏肓,臥床不起,臨走時我握着爺爺的手說:「爺爺,你一定要按時服藥,想吃點啥吃點啥,慢慢地就會好起來,停一段時間我再來看你!」爺爺的眼睛有些濕潤,有氣無力地對我說:「你上班去吧,從鄭州回來一趟不容易,不要經常來看我了。現在我不能動,也沒法送你了。路上要多加小心啊!」聽了爺爺的話,看到爺爺病重的樣子,一出家門我就潸然淚下,並且有種不好的預感,擔心害怕這別是見爺爺的最後一面啊?沒想到這次相見真的成了我和爺爺的永別。

2002年6月27日,爺爺去世,爸爸媽媽沒敢告訴我,可能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吧,我當時在鄭州,那天不知道怎麼啦,心裡忐忑不安,特別想回家看看,於是向單位請了假,坐火車回家。到了縣城家裡已經是晚上,妹妹、弟弟看到我第一句話就說:「姐,咱爸咱媽回老家了,爺爺去世了。」我的頭一下子蒙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時,一個在場的鄰居大媽也說:「晶晶,你爺爺去世了,你爸媽都回老家弔孝去了。」這時,我才相信這是真的,整個夜晚我都無法入睡,深陷痛苦之中。

第二天一早,我就急匆匆地趕往鄉下老家。快走到村頭的時候,就聽見陣陣嗩吶聲和鞭炮聲,我的心情更沉重了。到了家門口,看見家裡的叔叔、嬸嬸、親朋好友,都穿着白色孝衣,但是我還是不願接受這個實事。直到走到堂屋門口,看見屋裡放着的棺材,我才真正體會到「不見棺材不掉淚」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我跪在欞前失聲痛哭,親愛的爺爺,我最親的人,從此天各一方,我再也見不到您了!

至今,爺爺離開這個世界已經19年了,我每次想起爺爺時總是淚流不止。人生總是有遺憾的,我從來都沒有和爺爺一起拍張合影照。他生前喜歡吃甜點,清明節快到了,爺爺,我會帶上甜點去看您。

爺爺您知道嗎?孫女真的好想您!

2021.2.25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