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明媚,就足夠溫暖(張引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心,明媚,就足夠溫暖》是中國當代作家張引娣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心,明媚,就足夠溫暖
讀完了淑萍姐姐的文字,我心裡暖暖的,卻不由自主地抹抹眼睛,長吁一口氣,吐出那隱隱的疼痛。
前不久收到了姐姐寄來的散文集《流年裡的餘溫》,那個熱情地遞桃子的聰慧姐姐一下子躍入眼帘。蒲城筆會,我找室友彥梅姐姐時敲開那個房間門,幾個文友邊吃水果邊交流。屋主人淑萍姐姐馬上遞給我一個又大又紅的桃子,我一下子不好意思地擺手,我知道那兩天淑平姐姐她們三個穆斯林朋友都沒有好好吃飯,陌生的地方一時半會難找到清真食堂,她們可不是像我們一日三餐按時按點,找到了就吃,找不到就憑那些水果充飢。可淑萍姐姐馬上站起來,硬是把桃子塞給我,一再讓我坐下,我一下子拘束感頓消,大口大口地吃起來,並且參與到她們的討論中來。
翻開目錄,我好似找到了一個相似的靈魂,淑平姐姐的目錄分類和我的多麼的異曲同工。我自己的散文集已經整理完畢,共分了四個板塊:「桃李花開」「煙雨紅塵」「碧山綠水」和「寸草春暉」,而淑平姐姐的文集分了六個部分:「情隨事遷」「布帛菽粟」「寸草春暉」「錦繡心腸」「登山臨水」「時光的禮物」,我的碧山綠水就是姐姐的「登山臨水」,為遊記類;「寸草春暉」則包括了姐姐的「寸草春暉」和「時光的禮物」兩部分,是親情類;我的「煙雨紅塵」和姐姐的「錦心繡腸」差不多,都選的是歷史性散文。
驚喜之餘,我翻開了散發着墨香的文章。姐姐對生活的感受,是那麼的敏銳,像一塊彩色的布,跳到眼前有各種各樣的色彩。「去村莊,一個人。一個人,最好。」是淡淡的綠色,卻又含有一絲堅定;「毛驢和石磨……像被父母包辦下過日子的小夫妻,你不言,我不語,萬般心事,無從言說。」是暖暖的橘色,仍有一縷無奈;「我願意被一切美好擊中,動彈不得。」是熱青的紅色,卻不失悲壯……
讀到《我們倆》,內心最脆弱的那根神經被打動,我忍不住抹起淚來。我為淑平姐姐高興,她竟然有一個雙胞胎姐姐,是多麼的幸運;而姐姐又被送給了人,是多麼的無奈。她們之間的血脈深情終於沖走了她的較勁,她的嫉妒,姐姐的埋怨,歲月讓她們和解,使她們約定共度晚年。我想不到,筆下的文字,能進行這樣深情的告白。其中,對父親如山的背影的描寫,對母親如水的目光的追憶,對兒子成長之路的諄諄教誨,都讓我看到了淑平姐姐那滿腔的愛。特別是在《愛的建議》中對兒子的勸告,「媽媽的建議是,最好找一個故鄉的姑娘,說着家鄉話,談着家鄉事,有空去拜訪她的長輩,一塊兒吃個飯聊聊天,或是去旅遊。不會為了到誰家過年傷神,也不會為了親疏遠近傷心……當然,這只是媽媽的建議,媽媽只是不希望看到我的兒媳,因為想父母難過傷心,因為思鄉黯然垂淚,也不像她的母親像鄰居家的阿姨那樣憂傷痛苦。兒行千里母擔憂,交通再發達,遠嫁的女兒也是父母心頭最痛的傷。」這是一位多麼心細的母親,不僅對兒子提出理智的建議,而且心疼兒媳,害怕兒媳會想父母,我想說,嫁到他們家的女子是幸福的。
全書我最喜歡的還是「布帛菽粟」這一部分,它讓我看到了一顆博愛的心。金黃的麥浪里,有我永遠沉睡的爹娘;乾淨清澈的艾,讓人如沐春風;紅了的枸杞,是一種明媚的好;普通的沙棗、苦菜,是撫慰心靈的利器……正如淑平姐姐所說,「所有的植物自有一種光華,人類無能執掌他的內心,只好用自己的心情去闡釋,這是一種詭秘的一廂情願。」她用自己暖暖的胸懷去溫潤大西北一株株不起眼的草兒。當然,世間那些奇妙的女子,那些美麗的風光,淑平姐姐也一一讓她們鮮活。
寫到這裡,我平靜了許多,心中的那縷憂傷疼痛似乎隨着淑萍姐姐的文字,全消散在廣袤的鄉土和濃濃的鄉情里,只剩下滿心融融的暖意。
作者簡介
張引娣,中學特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