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張立源,男,1975年03月出生,浙江衢州人。2007年在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2012年被聘為中國人民大學物理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1]。現任南方科技大學介觀物理實驗室負責人;兼美國物理學(APS),Sigma Xi協會會員,微納電子器件與電輸運專家[2]

張立源
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出生 1975年03月
浙江衢州
國籍 中國
母校 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
職業 微納電子器件與電輸運專家

目錄

學習經歷

2007.08,美國佐治亞理工大學(Georgia InstituteofTechnology); 理學博士

2001.07,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工學碩士

1997.07,長春理工大學(原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 理學學士

工作經歷

畢業後到美國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Stony Brook University)等地博士後工作。2012被聘為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博士生導師。2014年到南方科技大學工作。

所獲榮譽

張立源副教授至今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上先後發表十多篇的重要學術論文,其中包括物理學頂級期刊《自然物理》2篇,《物理評論快報》2篇,《納米快報》1篇等。部分研究成果被一些國際著名科學媒體(如《學科新聞》和《自然雜誌》等)和科學技術新聞網站作為亮點報道,主要研究成果包括:

Ø 首次發現和提出了磁場中石墨烯的金屬絕緣體量子相變的相圖;

Ø 首次發現三層石墨烯體系中電子的量子霍爾效應和中性點發散准粒子行為;

Ø 發現了石墨烯在量子化條件下的光電流空間分布行為;

Ø 發明了一種新型的石墨烯納米AFM加工方法;

Ø 發現了納米顆粒中自旋電流輸運與偏置電壓的關聯;

目前實驗室建設已成規模(相關的納米微加工技術實驗室與精密的電子測量設備已到位),已到位和即將到位的大型專業設備有:1)牛津(TESPT14T50)無液氦磁體低溫系統(14 特斯拉磁體,氦三製冷,kelvinox 稀釋制冷機);2) FEI nano 450高分辨電子顯微鏡(配NPGS電子束曝光系統,EDX成分分析系統)、3)德儀超高真空電子束沉積系統(DE400);4)半導體參數測量探針台;5)無氧手套箱;6)CVD石墨烯生長爐;7)臨界點乾燥儀。根據目前實驗室工作需要,現面向海內外公開招聘博士後(年薪不低於22萬(包括12萬的深圳市政府補助))和研究助理(准研究生或博士生,有機會和香港科技大學聯合培養)。同時我們歡迎相關領域各種出色和有專長、特長的專家和同學加入我們研究團隊。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