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承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承業(846年-922年),本姓康,字繼元,太原府交城(今山西省交城縣)人[1],唐末五代宦官。

張承業自幼入宮,被內常侍張泰收為養子,後升任內供奉。乾寧三年(896年)出任河東監軍,加左監門衛將軍。他執法嚴明,得到晉王李克用器重,並接受遺命輔佐李存勖

唐朝滅亡後,張承業拒絕李存勖的加官進爵,仍舊擔任唐朝官職。他在梁晉爭霸時期留守太原,執掌後方軍政,為李存勖滅梁建國提供了後勤保障。

龍德二年(922年),張承業因李存勖執意稱帝,勸諫又不被採納,以致憂憤得病,最終死於晉陽。後唐建立後,追贈左武衛上將軍,賜諡貞憲。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張承業                 出生時間         846年
                別 稱         康承業、張特進                 去世時間         922年
                字 號         字繼元                 出生地         山西交城
                所處時代         唐末五代                 官 職         河東監軍使
                民族族群         漢族                 主要作品         《財計書》 [2]
                諡 號         貞憲                 主要成就         輔佐唐莊宗成就霸業

人物話題

人物生平

早期事跡

張承業原姓康,自幼淨身入宮,被內常侍張泰收為養子,因此改姓為張。他在光啟年間曾主持郃陽(今陝西合陽)軍事,獲賜紫衣,後升任內供奉。 [3]

監軍河東

  • 乾寧二年(895年),張承業因多次出使渭北,被任命為晉王李克用的監軍,隨河東軍征討邠寧節度使王行瑜。他在戰爭結束後,被改任為酒坊使。
  • 乾寧三年(896年),鳳翔節度使李茂貞攻打長安,唐昭宗欲到太原避難。張承業因與李克用交好,被任命為河東監軍,前往太原安排迎駕事宜。但唐昭宗最終卻逃往華州(今陝西華縣),並未前往太原。張承業又被加為左監門衛將軍。
  • 天復三年(903年),宰相崔胤在朝中大肆誅殺宦官,又命各鎮節度使誅殺當地監軍宦官。但李克用不忍殺死張承業,將其藏在斛律寺中,並殺死一個罪囚,以應對朝廷詔令。張承業因此得以倖免。
  • 後梁開平元年(907年),朱溫篡唐稱帝,建立後梁,定都汴州(今河南開封)。李克用仍沿用唐朝年號,以復興唐朝為名與後梁相對抗,並重新任命張承業為河東監軍。從此,張承業對李克用竭力效忠。[4]

輔佐嗣主

  • 開平二年(908年),李克用病逝,遺命張承業與弟弟李克寧、大將李存璋、吳珙輔佐其子李存勖。他臨終前曾對張承業等人道:「我把亞子(李存勖小名)託付給你們了。」當時,李存勖痛哭不止。張承業勸道:「您作為繼承人,能不使祖宗基業淪亡,便是大孝,多哭又有何用。」他將李存勖扶到大殿接見將吏,讓其襲任河東節度使、晉王。
  • 同年二月,李克寧陰謀作亂,欲奪權篡位,歸附後梁,並將李存勖母子送往汴州,結果被史敬鎔告知李存勖之母曹太夫人。曹太夫人忙召見張承業,指着李存勖對他道:「先王臨終將這孩子託付給您,但現在卻有人要背叛我們。我們母子只求能有一個安身之處,不要被送往大梁。其他的不敢連累您。」張承業大驚,表示不敢違背先王遺命。李存勖遂將李克寧的密謀告訴張承業,並道:「我們叔侄至親,不能自相殘殺。若能使叛亂不發,我寧願讓位給叔父。」張承業卻表示必須除掉李克寧,並聯絡李存璋、吳珙、李存敬、朱守殷等人,暗中加強戒備。不久,李存勖於王府宴請諸將,在席間擒拿李克寧,當日便將其處死。
  • 後來,李存勖聽從張承業的建議,親自率軍救援潞州(今山西長治),並在夾城擊敗梁軍。他非常感激張承業,稱其為七哥,常到張承業的家中探視,還升堂拜母,結為通家之好。當時,李存勖承制任命官員,欲給張承業加官進爵。但張承業卻推辭不受,始終堅持自己是唐朝的河東監軍使。[5]
  • 開平四年(910年),李存勖在柏鄉(今河北柏鄉)與梁軍交戰。當時,梁晉兩軍營壘相距不遠。大將周德威請求撤退到三十里外的鄗邑,以防梁軍沖營。李存勖認為周德威畏懼梁軍,不聽他的建議,徑自回帳安歇。諸將都不敢進言,只得請張承業前去勸說。張承業對李存勖道:「現在還不是大王歇息的時候。周德威乃是老將,洞察軍事,所言不可忽視。」李存勖也幡然醒悟,當夜便撤軍退守鄗邑。[6]

留守太原

  • 乾化三年(913年),李存勖命張承業前往幽州前線,與周德威一同征討燕王劉守光。劉守光遣使請降。張承業認為他素來不講信用,不肯受降,還建議李存勖親自領兵征討。同年十一月,李存勖命張承業留守太原,代理河東軍府事務,而後親自率軍征討幽州,果然取得幽州之戰的勝利。
  • 乾化五年(915年),李存勖趁魏博軍亂,進據河北。此後近十年,李存勖都在河北與梁軍作戰,將太原軍政全部委託給張承業。張承業徵兵買馬支援前線、招撫流民生產務農、徵集糧草充實軍用,為李存勖在前線征戰提供後勤保障。當時,張承業對留在晉陽的宗室權貴嚴格約束,不合理的要求一概拒絕,若有違法犯禁的必予懲罰。
  • 貞明三年(917年),李存勖承制,拜張承業為開府儀同三司、左衛上將軍、燕國公。張承業仍推辭不受。 [7]

憂鬱而死

  • 龍德元年(921年),李存勖因諸將勸進,欲登基稱帝。當時,張承業臥病在床,聽聞後命人將他從晉陽抬到魏州(今河北魏縣),勸諫道:「大王父子與梁賊血戰三十年,是要為國家報仇,恢復唐室社稷。如今梁賊未滅,大王便要稱帝,恐怕會令天下人失望。大王應先誅除梁賊,為先帝報仇,然後冊立唐室後人。唐室後人若在,誰敢承擔?唐室若無後人,天下誰能與大王相爭?臣只是唐室一老奴,希望能在成功後退隱田裡。到時由百官送出洛陽東門,路人能指着臣感嘆一句『這是本朝敕使、先王監軍』,便是臣無上之榮。」李存勖不聽。張承業自知難以勸阻,仰天大哭道:「諸侯們浴血奮戰,本為恢復唐朝,現在大王卻自取帝位,欺騙老奴啊。」他返回晉陽,從此一病不起。
  • 龍德二年(922年)十一月二日,張承業病逝於晉陽,終年七十七歲,葬於交城縣城西南十五里洪相村北。曹太夫人聞知,立即趕到他的家中致哀,並身穿孝服行子侄之禮。 [8]
  • 後唐同光元年(923年),李存勖稱帝,建立後唐,追贈張承業為左武衛上將軍,賜諡貞憲。[9]

軼事典故

  • 誠感河神

夾城之役時,張承業奉命到鳳翔求取援兵,因黃河凌汛,舟船難行,便向河神禱告。當夜,張承業夢到一個神人對他道:「你儘管渡河,不用擔心流冰。」醒後,管理渡口的官吏來報:「河冰已經凍在一起了。」次日凌晨,張承業便率人渡河。等他渡過黃河後,河冰馬上就融化分開了。 [10]

  • 婉言進諫

盧質在李存勖幕府時,嗜酒輕傲,常蔑稱李存勖的兄弟為豬狗。李存勖對此很是惱火。張承業擔心盧質吃虧,便尋機對李存勖道:「盧質總是無理取鬧,臣建議大王把他殺掉。」李存勖連忙說:「我現在正招賢納士,開創霸業,七哥怎麼這麼說呢?」張承業正色道:「大王果然如此的話,還怕得不到天下嗎?」此後,盧質雖然有時放肆一些,李存勖總是能容得下他,一直沒有藉故加害,這都是張承業的事先謀劃的結果。[11]

  • 治家嚴格

張承業治家非常嚴格,有個侄子殺死販牛人,被他立刻處死。李存勖派人前去解救,但為時已晚。後來,李存勖任命張承業的侄子張瓘為麟州刺史。張承業對張瓘道:「你本是一個普通百姓,曾與劉知俊一同做賊,一貫不守法度,現在若還不改悔,不知哪天你就會被殺死。」從此,張瓘不管到何處為官,都不敢貪暴。[12]

人物評價

  • 荊罕儒:我生平聞張特進名,幸而識其子。[13]
  • 薛居正:① 承業奉遺顧,爰立嗣王,平內難,策略居多。② 承業感武皇厚遇,自莊宗在魏州垂十年,太原軍國政事,一委承業;而積聚庾帑,收兵市馬,招懷流散,勸課農桑,成是霸基者,承業之忠力也。③ 承業感武皇之大惠,佐莊宗之中興,既義且忠,何以階也。夫如是,則晉之勃貂,秦之景監,去之遠矣。 [14]
  • 歐陽修:嗚呼!人情處安樂,自非聖哲,不能久而無驕怠。宦、女之禍非一日,必伺人之驕怠而浸入之。明宗非佚君,而猶若此者,蓋其在位差久也。其餘多武人崛起,及其嗣續,世數短而年不永,故宦者莫暇施為。其為大害者,略可見矣。獨承業之論,偉然可愛,而居翰更一字以活千人。君子之於人也,苟有善焉,無所不取,吾於斯二人者,有所取焉。取其善而戒其惡,所謂「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也。故並述其禍敗之所以然者著於篇。[15]
  • 司馬光:夫寺人之官,自三王之世,載於詩、禮,所以謹閨闥之禁,通內外之言,安可無也。如巷伯之疾惡,寺人披之事君,鄭眾之辭賞,呂彊之直諫,曹日升之救患,馬存亮之弭亂,楊復光之討賊,嚴遵美之避權,張承業之竭忠,其中豈無賢才乎! [16]

史籍記載

  • 《舊五代史·卷七十二·唐書列傳二十四》 [14] 
  • 《新五代史·卷三十八·宦者傳第二十六》 [15]
  • 《山西通志·卷二十·人物誌》(清·劉梅編次.康熙二十一年刊本)[1] 
  • 《資治通鑑·後梁紀一、二》[4]  [17]

參考資料

  1. 1.0 1.1 據清康熙二十一年刊本《山西通志》卷二十·人物誌、明萬曆太原府志明確記載:張承業,交城人,僖宗宦官,初租頜陽軍士……
  2. 《西溪叢語·卷上》:澶淵之役,班師,留兵器於開德府,謂之御前甲仗庫。著令監官四員,兩員宗室。庫內有張承業《財計書》、李克用《兵法》。此書,今亡。
  3. 《舊五代史·張承業傳》:光啟中,主郃陽軍事,賜紫,入為內供奉。
  4. 4.0 4.1  《資治通鑑·後梁紀一》:王被兗冕,即皇帝位。……戊辰,大赦,改元,國號大梁。以汴州為開封府,命曰東都。……乙亥,下制削奪李克用官爵。是時,惟河東、鳳翔、淮南稱「天祐」,西川稱「天復」年號。……至是,復以為監軍,待之加厚,承業亦為之竭力。
  5. 《舊五代史·張承業傳》:既終易月之制,即請出師救潞,破賊夾城。莊宗深感其意,兄事之,親幸承業私第,升堂拜母,賜遺優厚。時莊宗初行墨制,凡除拜之命,皆成於盧汝弼之手。汝弼既自為戶部侍郎,乃請與承業改官及開國邑,承業拒而不受。其後,但稱本朝舊官而已。
  6. 《舊五代史·張承業傳》:柏鄉之役,王師既逼汴營,周德威慮其奔沖,堅請退舍。莊宗怒其懦,不聽,垂帳而寢,諸將不敢言事,咸詣監軍請白。承業遽至牙門,褰帳而入,撫莊宗曰:「此非王安寢時,周德威老將,洞識兵勢,姑務萬全,言不可忽。」莊宗蹶然而興曰:「予方思之。」其夕,收軍保鄗邑。
  7. 《舊五代史·張承業傳》:十四年,承制授開府儀同三司、左衛上將軍、燕國公,固辭不受。
  8. 《舊五代史·張承業傳》:十九年十一月二日,以疾卒於晉陽之第,時年七十七。貞簡太后聞喪,遽至其第盡哀,為之行服,如兒侄禮。
  9. 《舊五代史·張承業傳》:同光初,贈左武衛上將軍,諡曰貞憲。
  10. 《舊五代史·張承業傳》:夾城之役,遣承業求援於鳳翔。時河中阻絕,自離石渡河,春冰方泮,凌澌奔蹙,艤舟不得渡,因禱河神。是夜,夢神人謂曰:「子但渡,流冰無患。」既寤,津吏報曰:「河冰合矣。」凌晨,躡冰而濟,旋踵冰解。
  11. 《舊五代史·張承業傳》:是時,盧質在莊宗幕下,嗜酒輕傲,嘗呼莊宗諸弟為豚犬,莊宗深銜之。承業慮質被禍,因乘間謂莊宗曰:「盧質多行無禮,臣請為大王殺之,可乎?」莊宗曰:「予方招禮賢士,以開霸業,七哥何言之過也!」承業因聳立而言曰:「大王若能如此,何憂不得天下!」其後盧質雖成縱誕,莊宗終能容之,蓋承業為之藻藉也。
  12. 《資治通鑑·後梁紀四》:承業治家甚嚴,有侄為盜,殺販牛者,承業立斬之,王亟使救之,已不及。王以瓘為麟州刺史,承業謂瓘曰:「汝本車度一民,與劉開道為賊,慣為不法,今若不悛,死無日矣!」由此瓘所至不敢貪暴。
  13. 宋史:列傳第三十一 .國學導航.2017-03-16
  14. 14.0 14.1  舊五代史:唐書列傳二十四 .國學導航.2014-06-29
  15. 15.0 15.1  新五代史:宦者傳第二十六.國學導航.2014-06-29
  16. 資治通鑑:唐紀七十九.國學導航.2014-06-29
  17. 《資治通鑑·後梁紀一》:王被兗冕,即皇帝位。……戊辰,大赦,改元,國號大梁。以汴州為開封府,命曰東都。……乙亥,下制削奪李克用官爵。是時,惟河東、鳳翔、淮南稱「天祐」,西川稱「天復」年號。……至是,復以為監軍,待之加厚,承業亦為之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