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怎麼發明的餃子
張仲景 |
張仲景怎麼發明的餃子喜歡吃餃子的人很多,但了解餃子起源的朋友就不多了。餃子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一般被認為起源於東漢年間,是由「醫聖」張仲景發明。一個給人看病的醫生,是如何發明了一道影響深遠的美食的呢?今天就給大家講講這背後的典故故事。首先,我們還是要對張仲景有一個簡單的認識,看看他的生平經歷。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就不要錯過啦。[1]
目錄
「醫聖」張仲景
張仲景是東漢末年人,大約於公元150至154年間在南陽出生,也就是當今的河南省出生。
他年少時就有雄心壯志,對扁鵲等名醫極為仰慕,立志要練就一身高超的醫術。東漢末年那個時代,戰亂不息,百姓生活困苦。加之天災不斷,疫病橫行,老百姓本來就貧病交加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張仲景所在的家族還個大家族,約有200多人,卻在短短不足10年的時間裡,有三分之二的族人因疫症死亡。張仲景在書中寫過:「余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
正是處於這樣憂患艱難的環境中,張仲景更加堅決了學醫救人的決心。
張仲景拜同族親戚張伯祖為師,苦讀醫書,從學醫者必先學習的湯頭歌開始背誦,到將《黃帝內經》等醫學典籍背誦的滾瓜爛熟,加之行醫實踐與細心觀察、耐心揣摩,勤加思考,張仲景很快成為了小有名氣的神醫。
張仲景在行醫時,不僅能從醫書古籍中吸取前人的智慧經驗,自己也能結合他遇到的實際症狀,對這些智慧經驗進行深入延展和應用。他特別喜歡研讀《素問》,對《素問》中提出的「傷寒」、「病熱」等理論,做出了切實的研究。
並根據自己的研究成果,創新性的提出了「六經論傷寒」的醫學見解。經過幾十年堅持不懈的行醫與研究,張仲景寫出了一本普惠世人的醫書名著《傷寒雜病論》十六卷,經後代人的整理,到宋朝時,這部曠世醫書,被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二本醫學典籍傳承後世。 張仲景將自己畢生的心血都奉獻給了醫學,他對做官並不感興趣,但因為當時家族和社會襲官制度的原因,他也當過官。他在當官時期,就極為關心百姓疾苦,經常定期出診,為百姓看病。餃子,則是張仲景在棄官還鄉的路上發明出來的。
張仲景與餃子
當時,天寒地凍,大雪紛飛。無官一身輕的張仲景正懷着激動欣喜的心情,走在返鄉的路上。可離家鄉越近,張仲景的心情越沉重難受。他看到嚴寒刺骨的寒冬中,很多老百姓連禦寒的衣物都沒有,一個個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凍到青黑的臉上,耳朵都凍傷到瘡爛流膿了。 張仲景醫者仁心,實在無法忍受看到老百姓這樣痛苦。他夜裡翻來覆去的睡不着覺,根據自己行醫大半輩子的經驗,還有廚房中得到的靈感啟發,研製出了「祛寒嬌耳湯」。這個似藥非藥,似湯非湯的食物,就是現代水餃的雛形。 做法就是,把發熱的食物羊肉和一些驅寒的藥物一起在鍋里煮熟,撈出來剁碎後,用麵皮包成耳朵的形狀,然後下鍋煮熟,吃的時候「嬌耳」與湯水一同服下,全身發熱,凍傷的耳朵也能恢復不少。
經過後世傳說,都是老百姓吃了張仲景的「祛寒嬌耳湯」,耳朵立馬就好了,而且永遠不會凍傷,這當然未免太過神話,卻也是老百姓感激和懷念張仲景的一種情感體現。
張仲景發明這個「祛寒湯」後,就讓他的弟子們,在空地上搭起救濟木棚,支棱起一口大鐵鍋,將一個個含有驅寒藥的「嬌耳」放在鍋中煮熟,然後免費給貧病交加的窮人們贈送。
窮人們吃了,熬過了那個嚴寒的冬季,都深切感念張仲景的恩德。
大約在公元215至219年,張仲景醫者難自醫,因病去世,他去世當天是冬至,感念張仲景恩德的老百姓們,便在冬至這一天包「嬌耳」煮湯喝,以此來紀念他。
漸漸的,經過歷史的發展與沉澱,「嬌耳」便成為了現代的餃子,人們也不止在冬至當天吃,在許多重要的節氣節日裡,都會包餃子吃,也成為中國老百姓最愛的美食之一。
對於當代的孩子們來說,我們國家和平昌盛,根本無法體會到張仲景所處的東漢末年那般亂世的餓殍遍野的慘狀。 所以,很多家庭條件好深受父母溺愛的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不知民間疾苦為何物。這樣沒有艱苦奮鬥傳承的孩子,怎麼讓他們了解歷史,了解以往,刻苦磨礪自身呢?其實,很簡單,就是讓孩子熟讀歷史,並熟讀與食物有關的歷史,能珍惜食物,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就是一件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