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弗蘭西斯·哈奇森

弗蘭西斯·哈奇森(英語:Francis Hutcheson,1694年8月8日-1746年8月8日)是一位愛爾蘭哲學家也是蘇格蘭啟蒙運動的奠基者之一。哈奇森對蘇格蘭啟蒙運動的幾位思想家,包括亞當·斯密和大衛·休謨 的思想和著作有重要影響。

1517年,神學家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反對放縱歐洲建立的拉丁教會。而他們共同秉持的「簡化宗教手續,人人皆為神父」等理念[1],則最終導致了基督教中「新教」的誕生[2]

目錄

簡介

他研究的主題包括形而上學、邏輯和倫理學,但他的重要性幾乎全在於他的倫理學著作。他的倫理學立場是強烈地反對霍布斯,而基本上是與沙夫茨伯里同意。他接續了沙夫茨伯里的思想,而將其更精確、更哲學化地表達出來。

他主張仁慈的感覺是人性中原始而不可化約的部分。就如同視覺和聽覺,道德感也是人類的一種知覺。霍布斯主張人性基本上是自我中心的,但哈奇森卻強調人的社會性。

據信,他出生在北愛爾蘭唐郡聖菲爾德教區的德拉馬里克。他是「生於愛爾蘭的阿爾斯特蘇格蘭血統長老會牧師之子」。 哈奇森在基利亞接受教育,之後前往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學習。1710年至1718年,他在格拉斯哥大學學習哲學、古典文學和一般文學,之後又學習神學,並於1712年獲得學位。當他還是個學生的時候,他是基爾馬諾克伯爵的家庭教師。

視頻

弗蘭西斯·哈奇森 相關視頻

03中國基督教教會歷史-元朝及元末清初的天主教a
天主教聖體麵餅製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