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卓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龐卓恆 |
龐卓恆,男,漢族,1935年4月出生,重慶市銅梁縣人。天津師範大學歷史與發展研究所所長[1],教授,博士生導師[2]。是中國著名歷史學家,也是中國歷史比較研究領域的代表人物之一。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他在歷史比較研究理論與實踐兩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索,發表了大量的着述。歷史比較研究的歷史觀與方法論、中西封建社會比較研究的理論與實踐和中西歷史文化比較研究的理論與實踐,是他在歷史比較研究領域重點探討的幾個方面。他的論着在二十多年來中國歷史比較研究的發展歷程中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目錄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天津師範大學歷史與發展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民 族 ---- 漢族
出生地點----重慶市銅梁縣
出生日期----1935年4月,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教育科研工作者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人物簡介
龐卓恆,1935年生,重慶市人。195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學系。1962年到天津師範大學(原天津師院)任教至今。1986.12-1987.7,英國薩塞克斯大學訪問教授;1990年7-8月挪威奧斯陸大學和丹麥哥本哈根大學訪問、講學;1999.11-2000.12,美國休斯頓大學訪問教授。現任天津師範大學歷史與發展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範大學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員會委員,東北師範大學古典文明史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美國休斯頓大學亞美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中國世界古代中世紀史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史學會史學理論分會副會長、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名譽理事、《歷史教學》編委會副主任等學術職務。
研究方向
長期致力於中世紀史、史學理論、比較史學(歷史文化比較和現代化比較)、歷史哲學與科學哲學和歷史學與經濟學、發展學、文化人類學的跨學科研究。
生平簡介
龐卓恆,1935年生,重慶市人。
195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學系。
1962年到天津師範大學(原天津師院)任教至今。
1986·12-1987·7,英國薩塞克斯大學訪問教授;
1990年7-8月挪威奧斯陸大學和丹麥哥本哈根大學訪問、講學;
1999·11-2000·12,美國休斯頓大學訪問教授。
擔任職務
現任天津師範大學歷史與發展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範大學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員會委員,東北師範大學古典文明史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美國休斯頓大學亞美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中國世界古代中世紀史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史學會史學理論分會副會長、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名譽理事、《歷史教學》編委會副主任等學術職務。
學術思想
簡介
龐卓恆的理論探索是從對唯物史觀的再認識開始的。他認為,唯物史觀說到底是"關於現實的人及其歷史發展的科學",唯物史觀揭示了歷史發展的終極原因,這就是現實的人的物質實踐活動,並從終極原因上進一步揭示了歷史發展的因果必然性的普遍規律,這就是人們的物質實踐活動推動着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從低級向高級發展、從原始社會經過階級社會發展到共產主義社會的規律。因此,唯物史觀的核心有兩點:一是以現實的人的實踐活動首先是物質生產實踐活動為出發點;二是從人的實踐活動出發揭示歷史發展的因果必然性的普遍規律。
與傳統認識的區別
龐卓恆對唯物史觀的底蘊的解說不同於傳統認識。傳統認識總是把經濟或生產力作為歷史發展的終極原因或根本動因,龐卓恆認為這種認識過於強調社會結構或社會關係,忽視人的實踐活動,這不盡符合唯物史觀創始人的原意。因為唯物史觀有明確的出發點,這就是"從事實際活動的人",這是唯物史觀的"前提"。另外,傳統認識總是把唯物史觀揭示的普遍規律視為若干經濟的社會形態依次演進的歷史模式,這種認識其實是把唯物史觀的歷史規律學說解釋為歷史發展單線論。龐卓恆則強調,唯物史觀揭示的是因果必然性的普遍規律,而不是"經驗模式"式的"規律",不是統一的歷史模式。他指出,唯物史觀是科學的歷史決定論,它是把物質實體本身視為惟一終極原因,並認為"它必然在多種因素制約下產生出相應的多種結果而又總是有共同的因果必然性的決定論,或者簡稱為一元多因素多結果的決定論"。
龐卓恆在考察了馬克思進行歷史比較研究的若干實例後指出,馬克思在比較考察中總是運用唯物史觀關於歷史發展終極原因和普遍規律的原理,把握着歷史統一性與多樣性的辯證關係,生動而具體地揭示出歷史的普遍規律和特殊規律,馬克思的比較研究啟迪着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進行新的探索。
在對唯物史觀進行再認識的基礎上,龐卓恆沿着兩大思路對歷史比較研究理論做了深入的探索。
龐卓恆 |
歷史運動的層次與歷史比較研究的層次
龐卓恆從歷史比較研究的整體着眼指出,歷史比較研究的層次與歷史運動的層次應當是一致的關係,因而應當循着歷史運動的層次確定歷史比較研究的層次。那麼,什麼是歷史運動的層次呢?龐卓恆從唯物史觀的"現實的前提"出發認識唯物史觀揭示的歷史運動的層次和各層次之間的關係。他認為,若離開了現實的人的實踐活動,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這些社會基本矛盾的範疇本身是不會運動的,正是人的實踐活動才是推動社會基本矛盾運動向前發展的原動力。以此為邏輯依據,他具體論述了人的實踐活動與活動的社會產物之間的關係。他把人的實踐活動大致分為勞動生產活動、經濟交往活動、社會政治活動以及精神交往活動。他闡明,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正是這些不同領域內的實踐活動的產物,它們一經形成就會對人的實踐活動具有強大的制約作用,但它們的運動畢竟是由人的實踐推動的。這就是說,歷史運動的第一大層次是人的實踐活動(這些活動之間又存在着層次關係,物質實踐是這些活動的第一層次),第二大層次才是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也有相應的層次關係,生產力是這些社會基本矛盾的第一層次)。毫無疑問,第二大層次會對第一大層次形成強大制約,但終歸源於第一大層次,而且自身的發展也源於第一大層次的運動的推動。
提出了歷史比較研究的層次
對此,他有一段集中論述:歷史研究的第一個層次應是研究每個歷史時代的現實的人們怎樣生產自己的衣食住等等物質資料和物質生活過程,從生產活動的研究揭示出每個時代的現實的人們物質力量、精神力量的發展狀況和水平,從而揭示出相應的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相應的經濟交往活動與相應的生產關係,進而揭示出相應的上層建築領域的活動及其相應的上層建築的體制、制度或結構,這樣才能具體地闡明各個歷史時代、各個民族的具體的歷史發展規律和整個人類歷史發展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規律。
循此邏輯,龐卓恆對中國史學界討論中國封建社會延續時間較長而西歐封建社會延續時間較短的根本原因時出現的幾種代表性觀點,對西方史學界討論西歐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過渡的根本原因時形成的幾種代表 性觀點,都做了深入的評析。在他看來,中外史家在研究上述問題時提出的種種分歧的意見,表明人們不僅在史料的掌握和辨析上,更重要的是在理論認識上陷入疑難。解決這種學術疑難的第一步,是在思想上回到唯物史觀的"現實的前提"和歷史運動的第一個層次上,並沿着這一理路確定歷史比較研究的層次。他堅信,"只要緊緊抓住勞動發展史或勞動者的物質力量、精神力量的發展史這把'鎖鑰',就一定能夠在複雜紛紜甚至看來相互矛盾的歷史現象的比較考察中探索出各個不同歷史時代、不同的民族和國家的具體的發展規律,並從而豐富和發展馬克思、恩格斯揭示出來的人類歷史發展的普遍規律的認識"。
一般特殊個別之間的關係
歷史比較研究最常見、最直接的目標是"求同"或"求異"。人們把兩個以上的歷史現象進行縱向的或橫向的對比,總是希望歸納出歷史現象的相同(或相似)和相異之處。然而怎樣認識歷史現象的相同或相異?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是什麼?這是致力於歷史比較研究的學者經常遇到的一大問題。這個問題涉及怎樣把握歷史發展中一般一特殊一個別之間的關係,其實也就是怎樣認識歷史統一性與多樣性的關係問題。這是歷史比較研究不能迴避的一大理論問題。龐卓恆對歷史比較研究的一般一特殊一個別的關係做了全面考察,提出了一系列精深的見解。
龐卓恆根據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原理指出,正像其他一切認識對象一樣,史學家面對的歷史發展過程也是一個有自己運動規律的多樣性的統一體,這個多樣性的統一體有它的整體一部分一基本單元結構,也有與之相對應的普遍規律一特殊規律一個別性規律這樣一些層次。人類歷史運動中的任何一個局部,也都相應地自成一個多樣性的統一體,也有自身相應的層次結構。例如,當把整個人類社會歷史運動作為一個整體來考察時,就看到它在縱向上包含着具有某些共同特徵的個別地區從低級逐步向高級發展的歷史,再往細看則有個別部落集團--國家逐步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國別史;而在橫向上它又包含着處於大體相似階段上的不同地區或不同社會類型的階段性歷史和個別國家的階段性歷史。與之相應,也就有對應於整個社會歷史運動的總的普遍規律,對應它的縱向或橫向上的各個不同部分的社會歷史的特殊規律以及對應於個別國家歷史的個別性規律。又如,當把封建社會的歷史作為一個整體來考察時,同樣會看到它在縱向和橫向上也包含着不同的組成部分和基本單元。與之相應,也有自己的普遍規律、特殊規律和個別性規律。不過,相對於整個人類歷史來看,封建社會歷史這個整體又只是整個人類社會歷史這個更大整體的一個特殊部分,這兩個層次之間存在着個別與一般、特殊與普遍的關係。
學術成果
專著
- 《比較史學》(中國文化書1987年出版);
- 《人的發展與歷史發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出版);
- 《歷史學概論》(合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
- 《西方新史學述評》(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出版);
- 《唯物史觀與歷史科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等著作。
論文
- 《馬克思主義關於歷史動力的理論及其現實意義》(《中國社會科學》中文版80-5;英文版,80-4;《哲學論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關於社會歷史發展動力問題》,求實出版社1983年出版;1984年天津社科一等獎);
- 《中西封建專制制度的比較研究》(《歷史研究》1981年第2期);
- 《西歐封建社會延續時間較長的更本原因》(《歷史研究》1983年第1期);
- 《中國封建社會延續時間較長的根本原因》(《天津師大學報》1983年第3期);
- 《歷史運動的層次和歷史比較研究的層次》(《歷史研究》1985年第3期;1988年天津市社科三等獎);
- 《歷史學的本體論、認識論和方法論》(《歷史研究》1988年第1期;1991年天津市社科二等獎);
- 《歷史學需要與發展學相結合》(《歷史研究》1994年第1期);
- 《從多樣性探尋規律--馬克思的啟示》(《歷史研究》1994年第2期);
- 《歷史學·發展學·人學》(《史學理論研究》1995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歷史學》1995,10);
- 《歷史學是不是科學--與何兆武先生商榷》(《史學理論研究》1997年第3期);
- 《沃勒斯坦中譯本前言》(載沃勒斯坦著《現代世界體系》第一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 《什麼是哲學?什麼是歷史哲學》(第一作者,《史學理論研究》2000年第四期,人大複印資料《哲學原理》2001年第1期);
- 《什麼是規律?當代科學哲學的一個難題》(第一作者,《天津師大學報》2000年第二期,《新華文摘》2000年第四期摘要轉載);
- 《中西古文明比較》(《社會科學戰線》2001年第4期,《新華文摘》2001-11全文轉載其第2節);
- 《美中兩國大學生價值取向比較》(《青年研究》2001年第10期);
- 《關於文化及其產生、發展和演變規律的認識》(《2000年環球回顧--社會轉型問題天津國際學術會議論從》第38-57頁)等。
參考來源
- ↑ 史學需要理論和實證研究齊頭並進──訪龐卓恆教授 ,百度學術
- ↑ 天津師範大學碩士生導師介紹:龐卓恆 ,跨考網, 2008-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