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廣西茶

中文名 廣西茶

拉丁學名 Camellia kwangsiensis Chang

別稱 七里香、仙歸茶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原始花被亞綱

目 側膜胎座目

廣西茶(拉丁學名:Camellia kwangsiensis Chang)為側膜胎座目、山茶科、山茶屬灌木或小喬木,嫩枝無毛。葉革質,長圓形,花頂生,花柄粗大,萼片近圓形,子房無毛,蒴果圓球形,宿存花萼直徑2.5厘米。生於疏林中,適應力極強。為中國特有,分布在廣西、雲南。

目錄

信息

亞目 山茶亞目

科 山茶科

亞科 山茶亞科

族 山茶族

屬 山茶屬

亞屬 茶亞屬

分布區域 中國廣西、雲南

形態特徵

灌木或小喬木,嫩枝無毛。葉革質,長圓形,長10-17厘米,寬4-7厘米,先端漸尖或急短尖,尖頭鈍,基部闊楔形,上面干後灰褐色,不發亮,或略有光澤,無毛,下面淺灰褐色,無毛;側脈8-13對,在上下兩面均稍突起,以50°-60°交角斜行,近邊緣3.5毫米處相結合,網脈不明顯,邊緣有密鋸齒,齒刻相隔2-2.5毫米,葉柄長8-12毫米,無毛。花頂生,花柄長7-8毫米,粗大,苞片2片,早落;萼片5片,近圓形,長6-7毫米,寬8-12毫米,背面無毛,內側有短絹毛;花瓣及雄蕊已脫落;子房無毛,5室。蒴果圓球形,直徑2.8厘米(未成熟),果皮厚7-8毫米。宿存花萼直徑2.5厘米。

生長環境

生於疏林中,適應力極強。具備優越的氣候環境。 一般亞熱帶及熱帶地區的氣候為宜;年降雨量1500毫米至2500毫米均適合。溫度以20~25℃生長最旺,海拔自數10米至2000米,表土深,土質疏鬆,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或砂質黏土為佳。

分布範圍

為中國特有,產於中國廣西田林、雲南西疇。

廣西茶品種

廣西產茶歷史悠久,唐代就有呂仙茶、象州茶、容州竹茶等生產,如今紅茶有:廣西紅碎茶,黑茶有:蒼悟六堡茶。

綠茶有: 桂平西山茶、凌雲白毛茶、覃塘毛尖、灕江銀針、白牛茶、龍脊茶、桂林毛尖、屯巴茶、南山白毛茶、龍山綠茶。花茶有: 橫縣茉莉花茶、桂花茶。[1]

參考來源